硒矿泉的营养价值是否被高估了?
前言
在当下这个高度重视健康生活的时代,市场上各类功能性饮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硒矿泉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凭借其富含对人体有益的硒元素,迅速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然而,围绕硒矿泉营养价值是否被高估这一话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
硒元素正式纳入
国家食品功能声称体系
硒元素虽然被人类发现的时间较晚,却拥有“长寿元素”这一独特称号,是所有微量元素中极为重要的存在。1973年,中国克山病防治研究组有了重大发现,缺硒是克山病流行的主要原因,而补硒能够有效预防克山病的急性发作,这一发现首次证实了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1988年,中国营养学会将硒列为15种每日膳食营养素之一。全世界的科学家对硒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它是人类慢性病的克星,是我们健康的保护神。
两组数据足以揭示缺硒的严重影响:在享有世界硒都美誉的恩施,癌症发病率仅为千分之0.0468,而低硒区则达到千分之0.1664;恩施地区人口中肝病死亡率为千分之0.0171,低硒区的肝癌死亡率却高达千分之0.55,两者相差30多倍。
2025年3月1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 - 2025),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政策调整,正式将硒元素纳入食品功能声称体系。文件首次明确赋予硒两大核心健康价值认证:“硒具有抗氧化作用”“硒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全面科学补硒已从区域实践迈入战略发展层面,同时也为硒矿泉等富硒食品的价值评估提供了官方标准。
硒矿泉的科学界定
硒矿泉是指水中硒元素含量较高的天然矿泉水,它是我国七大天然矿泉水类型之一。根据国家《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用天然矿泉水》(GB 8537 - 2018),当天然矿泉水中硒元素含量达到≥0.01mg/L时,就可被称为硒型矿泉水。同时,硒也是限量指标,其含量不得超过0.05mg/L。
硒矿泉的营养价值体现
1. 硒的生理功能
硒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会不断地被肌体转换、利用和排泄,而且它是一种易排泄的元素。因此,我们每天必须摄取足量的硒,以维持肌体的正常代谢。尤其是生活在低硒环境中的人,更应该重视不断补充足量的硒。
抗氧化功能:硒是人体内重要的抗氧化剂,它能够清除人体内过多的氧自由基,防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的破坏。其抗自由基作用是维生素E和维生素C的300 - 500倍。例如,肿瘤病人在进行放疗、化疗时,会遭受很强的氧化损伤,口服硒可以保护和对抗这种氧化损伤,即便硒不能直接治愈肿瘤,但它能帮助提高放疗和化疗药物的治疗效果,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
免疫调节功能:大量研究表明,对于一些患免疫缺陷疾病的病人,或者年老体弱的人群,硒能将其原来低下的免疫功能调节到正常水平。硒具有抗氧化和免疫调节这两个重要功能,因此它对多种疾病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如糖尿病、白内障、胃炎、肝炎等,尤其是在肝炎的防治方面表现突出。
预防癌症:在医学界,硒元素被世界公认为“抗癌之王”。权威研究证实,人体血液中的硒含量与癌症风险呈显著负相关,即硒元素水平越低,患癌概率越高。硒元素对阻断肿瘤细胞的营养供应非常有利,它可以协助巨噬细胞、白细胞杀灭癌细胞,对放疗、化疗具有增效减毒功能。例如,在一些富硒地区,癌症的发病率明显低于低硒地区。
对心脑血管疾病的疗效: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微量元素研究权威陆肇海教授指出,上世纪30年代肆虐黑龙江的克山病,本质是缺硒引发的心肌坏死,补硒可降低心肌损伤风险。医学研究证实,硒通过调节脂质过氧化反应,能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血管壁氧化损伤,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供血。
有助于肝病恢复:硒被认为是肝病的天敌、抗肝坏死保护因子。在人体中,肝脏是含硒量最多的器官之一,多数肝病患者体内均存在硒缺乏现象,缺硒越严重病情越重。国内外多项研究均表明,乙肝久治不愈与缺硒有很大的关系,肝病患者补硒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改善慢性疾病:中国硒应用专家顾礼慰表示:“三十几年的临床和教学使我深感,硒的确是一个主宰生命的微量元素,一切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病、老慢支哮喘、风湿、关节炎、皮肤病等等都可能与缺硒有关,当用药物治疗这些疾病无效时,临床医生应该想到补硒。”
2.终身补硒的必要性
研究表明,如果人们能在整个生命历程中不断得到足量的硒,就能持续有效地预防某些癌症。而一旦停止硒的补充,防癌能力会降低。每天补硒200微克,对癌症、肝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功效。以下是终身补硒的六大理由:
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硒元素,必须从外界获取。
中国72%地区土壤缺硒,导致食物链硒缺乏,人们难以从日常饮食中获取足够的硒。
中国人以素食为主,而蔬菜水果中的硒含量普遍较低。
环境污染导致硒与重金属反应,影响人体对硒的吸收。
随着疾病的增多,人体对硒的消耗量增大。
现代不良生活习惯,如熬夜、吸烟、酗酒等,导致硒吸收不足。
3. 硒矿泉补硒的优势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每日最低应摄入硒60微克。但根据数据统计,全世界42个国家和地区缺硒,我国有72%的地区、22个省份约9亿人口都处于缺硒和低硒生态环境之中。水补硒具有以下独特优势:
吸收优势:中国科技大学尹雪斌博士指出,硒元素不易直接被人体所吸收,食物中的硒元素受植物纤维和植酸的影响,吸收率多数不到30%,有的甚至不足10%。而溶于水中的硒微量元素,吸收率高达90%以上。
含量与安全性优势:与普通饮用水相比,硒矿泉中的硒元素含量更高,同时还含有更多符合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成年人每日摄入硒的最高限量为400μg/d(儿童120 - 350μg/d),正常一天喝3瓶硒矿泉不会导致过量,安全性较高。
吸收机制优势:水中的硒以离子态存在,生物利用度高达90%以上,不受植物纤维和植酸影响,避免了吸收阻碍,还能与食物中的有机硒形成互补效应。
使用便利性优势:饮用硒矿泉符合日常饮水习惯,无需改变生活方式,可全天候分次补充,避免一次性过量,同时兼具补水和补矿物质双重功能。
安全性优势:国家标准对硒矿泉中硒的含量有严格限量(0.05mg/L),确保长期饮用安全。天然矿物质的合理配比也降低了过量摄入的风险,而且相比药物,几乎无不良反应报告。
硒矿泉营养价值
可能被高估的因素
1. 商家过度宣传
部分商家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过度夸大硒矿泉的功效,例如宣称硒矿泉“包治百病”,或者篡改检测数据。曾经有一款佰硒山泉,就因宣传中的硒含量远超实际检测值而被曝光。
2. 实际补硒效果有限
虽然硒矿泉具有一定的补硒作用,但人体对硒的最低需要量仅为每日17微克,最高安全摄入量为每日400微克。而且大部分矿物质来自食物而非饮用水,对于饮食均衡的人来说,可能无需额外补硒。
3. 水源地炒作
一些商家过度强调水源地优势来抬高价格,而忽略了硒矿泉的实际营养价值,存在营销过度的现象。例如,某些商家声称其硒矿泉来自特定的优质水源地,但实际上该水源地的硒含量和水质并没有明显优势。
理性看待硒矿泉的价值
硒矿泉确实具有补硒优势,其吸收率高(90%)、安全性好、成本相对较低。但我们在看待硒矿泉的价值时,需要保持理性:
补硒应根据身体需要,定量补充,不能盲目过量饮用。
不能单纯依靠某一种微量元素维持健康,需保持身体元素的动态平衡。
富含硒的天然矿泉水是良好选择之一,但并非唯一选择。
适用人群推荐:
生活在低硒或缺硒地区者,由于当地环境中硒含量低,通过饮用硒矿泉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硒元素。
孕妇、儿童、青少年等特殊人群,他们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营养的需求较高,补硒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肝病、肾病、糖尿病患者,硒对这些疾病的恢复和预防具有一定的作用。
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硒含量会逐渐降低,饮用硒矿泉可以补充硒元素,维持身体健康。
给消费者的建议
1.富硒水选购指南
可以采用四步鉴别法来选购富硒水:
查水源:优选天然硒矿床周边水源,因为这些水源的硒含量相对较高且较为稳定。
看标注:确认产品有“硒型矿泉水”标识及水中矿物质的含量范围,明确产品的性质和硒含量。
验资质:检查产品是否有GB8537认证和最新检测报告,以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质量要求。
比配方:关注标签上其他协同矿物质的配比,合理的矿物质配比有助于人体对硒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2.科学饮用建议
日常饮用:每天饮用500 - 1000ml(分次饮用),这样可以保证身体持续补充硒元素,同时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
特殊需求:对于有特殊补硒需求的人群,可将饮用量增至1500ml(不超过3瓶)。
最佳时间:晨起空腹、餐前半小时饮用效果较好,此时人体对硒元素的吸收率较高。
注意事项:避免与茶、咖啡同饮,因为茶和咖啡中的成分可能会影响人体对硒元素的吸收。
3.硒矿泉价值的理性定位
综合评估表明,硒矿泉的营养价值既不应被过度神化,也不该被低估忽视。其核心价值在于:
硒矿泉是科学补硒的安全载体,严格的含量标准确保了饮用的安全性。
硒矿泉也是微量元素的高效来源,卓越的吸收率能够弥补膳食中硒元素的不足。
硒矿泉更是健康生活的便利选择,可以无缝融入日常饮水习惯。
但需要注意的是,硒矿泉不能替代药物治疗严重缺硒症状,需结合膳食整体评估硒摄入量。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肾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饮用。
拿声结语:对于中国大多数居民,特别是生活在低硒地区的人群,适量饮用符合标准的硒矿泉是改善硒营养状况的理性选择之一。但我们要避免形成“唯硒至上”的片面认知,坚持均衡营养的基本原则,以实现身体健康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elenium. Office of Dietary Supplements Fact Sheet. Updated January 26, 2021.
【2】Schrauzer GN. Selenium Toxicity and Tolerance. J Trace Elem Med Biol. 2002 Oct-Dec;16(4):204-12.
【3】微信公众号硒健康生活在线文章
【4】刘笑笑,魏春雁,樊慧梅,等. 硒对人体健康的功用及富硒食品研发进展[C]//中国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全国微量元素学术会议暨首届全国药学研究生论文交流会论文集. 2016:154-155.
【5】李浩男,谢晓宇,王立平.硒营养与人体健康[J].食品工业,2022,43(3):325-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