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营变局下电器企业的新打法
家电市场永远是一个朝阳的产业,但是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会呈现动荡与变化,市场的分化、消费的降级,甚至是用户需求的变化等。对于家电厂商来说,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机会,也有不同的打法。
文剑||撰写
正如很多家电厂商所说,长期以来一线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手握好产品”直面用户的抢夺。再具体一点,就是家电厂商从一开始,如果就选对了产品和品类赛道,在今后30多年想不做大,都难。
比如说,当年选择了彩电的长虹、康佳、TCL,以及选择空调的格力、美的,还有选择了冰箱、洗衣机的海尔等,都是凭借品类优势在不同时期迅速做大做强,又在全球市场不断扩张、奔跑和引领。同时,选择厨电的方太、老板,实现品牌的高端崛起;选择微波炉的格兰仕、选择了西式小家电代工的新宝,都实现了制造能力和规模的全球引领;
当然,最初的品类选择只是1,后期的品类扩张、能力复制和资源整合,才会构成1后面无数0的关键点,才是真正考验家电企业经营管理和战略决策能力的关键点。如何将单品类的成功,特别是规模的世界性称王之后,快速将能力、优势和资源向其它领域扩张,构建多品类的系统性优势,才是家电企业最大的挑战。
目前来看,有的家电企业通过多品类扩张,实现了绝大多数品类的市场“数一数二”,甚至跳出家电产业向其它领域发展;有的家电企业还在固定少数品类的领先优势、迟迟没有迈出全品类发展的战略决心;有的家电企业经历家电多品类扩张的失败后,果断收缩又回归优势品类的代工制造;还有的家电企业多品类扩张一直在进行,但效果和进展不佳后果断加码其它新兴业务。
那么今年开始,整个家电产业各个品类的发展,又呈现怎样的变化?对于主要家电厂商来说,又如何调整品类布局?在白电、黑电,厨电等三大家电业务之外,生活电器、清洁电器、个护电器,又能否承担并扮演新的角色?
白电竞争巨头化,用户与场景是亮点
白电行业,在海尔、美的、格力等头部企业带动下,近年来“量增利涨”的周期较为稳定。
虽然单一品类的市场“天花板”早就出现,且整个产业的周期趋势也是成熟化、市场份额向品牌化集中,但是亮点也不断。那就是:用户化和场景化。
用户化就是白电企业的数字化变革,以及渠道的新零售革命,一直走在行业的前列,特别是在直达用户,搞DTC变革,以及借助O2O转型赋能渠道经销商等等,都相当有经验并成体系了。核心就一个,直击用户,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营收利润。
场景化更容易理解,就是在与用户的交互过程中变推销为体验,变卖货为分享,变产品为生活,推动多品类的套系化销售和场景化落地。未来,白电企业最大的价值变量,就是基于家庭场景的用户化体验,带来成套化销售和增值化服务。
黑电经营分层化:全球与代工是机会
以电视机为主角的黑电企业,这几年在国内市场发展不顺、销售规模一路下跌,但是在海外市场却持续高歌猛进,超越索尼、松下等日本和欧美企业,强势追赶三星、LG等韩国双雄。海信、TCL是带头大哥,小米、长虹、康佳、创维等积极参与,整体来说背靠京东方、TCL华星两大显示面板巨头,中国彩电产业链竞争优势明显。
全球化的舞台,以及凭借产业链优势的专业化代工,将是中国黑电企业未来发展的两大机会点。除了大家熟悉的海信、TCL,以及三星、LG、索尼,都是全球市场上的常客,近年来包括小米电视也在放弃低价路线,拓展自有品牌的海外市场。
事实上,国内市场的电视机出货下跌,已经是无法挽回的趋势。那么,更早开始国际化的中国彩电企业,显然已经构建了“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经营局面。当然,一些彩电企业,在大屏电视之外,想通过投影机等新型显示终端,刺激消费和挽救国内销量,并不现实。
所以,在全球市场拓展之后,专业化代工,成为不少彩电企业的新选择,包括给国内和海外同行代工,将产业链实力和专业化生产水平,对外复制和扩张。目前,长虹、康佳、创维等,还有TCL旗下专业代工厂茂佳,都在加快推进。
厨卫竞争混乱化:旧改和跨界是希望
厨卫行业这几年的市场呈现分化局面:传统的厨电竞争白热化、市场出货规模下滑,热水、净水为代表的卫浴电器市场稳步向上。这也直接造成了方太、老板、华帝,以及A.O.史密斯、林内、万和、万家乐等企业不同的市场表现和营收状态。
简单来说,受到房地产市场调整的整体拖累,厨电企业整体发展遇阻,特别是集成灶为代表的新品类,基本就是“腰斩式”下滑,而且还没有结束的迹象。相反,热水器和净水机等卫浴业务,因为消费更新和海外出口代工,反而获得了稳定发展。
对于厨卫行业来说,单一品类的机会,比如烟灶,洗碗机、净水机等,肯定有机会但是方向变了。一个是旧改,即存量市场的换新需求,大量中国家庭的老旧厨房常年烟熏火烤,改造需求和空间巨大,这个机会很明确但抢夺门槛高;另一个是跨界的扩张,从厨房到卫生间的拉通和扩张,甚至将冰箱整合进厨房,回归厨电的定位。比如方太、老板,A.O.史密斯、林内,都在加快扩张品类和赛道。
小电发展投机化:代工与降价
小家电产业和市场,这几年来的发展,一直与低价、低门槛、多变化,投机等关键词捆绑。逻辑很简单,很多小家电企业,碰到几个网红爆款,就能大卖1年,业绩就能火起来。一旦小家电没有网红品类出现,市场就会陷入低迷之中。
无论是九阳、苏泊尔、小熊、新宝,还是北鼎、利仁、比依等企业,或者是海尔、美的,对于小家电市场都熟悉、了解。这几年的动作表明一点:小打小闹的小家电,不好干。市场的投机性太强了,波动性造成的结果就是很多小家电企业,没有办法搞长期主义。
所以,降成本降价抢单,是小家电企业经营的常态,更是能力;专业化的代工,也是一条新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