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人货场”可以退场了!新时代的增长讲究“人场货”

慧聪净水网 2025-11-21 09:26 来源:网络

哪怕你不是电商直播行业的从业者,想必也听说过“人货场”的概念。

来一段概念释义:

传统的“人货场”可以退场了!新时代的增长讲究“人场货”

主播的个人魅力、货品的充分展示讲解、直播间环境烘托、发福袋和观众互动……前些日子我们按照这些传统“人货场”的to do去操作,给每个节点打了对勾,却发现消费者并不怎么买账。

于是我写了一篇文章,分享了观点:商家和主播不要自high,要启动消费者的情绪按钮,用这个按钮去硬控他的注意力和信任感。传送门如下:我们排练的直播话术全军覆没,但一句“我买亏了”却引爆下单

这篇文章得到了不少同行的关注和赞同,而我也充满兴趣地继续往下探索。

直到最近看到了汪志谦的《峰值体验2》这本书,发现他提出了一个崭新的“人货场”理念。

他先提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知识付费平台上经常有消费者听相声,播放量轻轻松松就是35亿次,非常受欢迎。对在数据上显示听郭德纲相声的重度老用户来说,他现在又点进APP,接下来要卖给他什么?

如果你认为你卖的是另外一个组合的相声,或者这个用户没听过的郭德纲相声,也就是说预设这位用户买的也是相声,这就是标准的货逻辑。

但如果用这人的使用场景来洞察,那就要看用户什么时候听相声。

如果这个用户都是在晚上听,在深更半夜听,那么他买的是相声吗?并不是,他买的是放松,他要听一听能直接让他睡着的内容,即所谓“一键入眠”。

传统的“人货场”可以退场了!新时代的增长讲究“人场货”

但如果你发现这个用户听相声都是在中午,那么他就大概率是个i人,同事成群结队出去吃午饭,所以躲在自己的小隔间里耳机一戴听相声。他的收听根本需求是陪伴,他想屏蔽社交,你可以卖他点吃的,或者适合配饭的电子榨菜内容。

如果这个用户听相声都是在白天,每次都短短几分钟,那么他大概率是上班摸鱼想放松一下,逃避一下。5分钟一段的脱口秀刚刚好推送给他。被老板骂了一上午了,快被客户气死了,脑袋需要放空一下。

而对不同用户的本质需求,很明显配给他的解决方案不同,配的货也不仅仅停留在相声曲艺这一个品类逻辑里,还能更拿住用户购买的“七寸”,打动他的心。

穿透用户行为的表象迷雾,抓住他的第一性需求。

他的第一性需求从哪儿来?从动机和情绪来。动机和情绪对应的是“人(实现马斯洛理论的各种欲望)”和“场(使用场景下的需求:比如上班通勤、职场正式工作环境、约会度假、圈层聚会、三餐睡前等)”,而“货”只是能满足“人”和“场”的最高效率交付品而已。

再说的更清晰一点:直播也好,品牌做宣传也好,最重要的是找到消费者高频、高感知的决策“场景”。在这个“场”里,用“货”去匹配“人”的动机,创造“峰值体验”,让他瞬间被你抓住注意力、记住你、选择你。

这就是更底层的“人货场”理念。

传统的直播“人货场”模型,本质上是一个 “以销售为中心”的效率工具,它优化的是“如何把已有的货更快地卖出去”。它并没有真正从源头上去回答一个更根本的问题:“消费者为什么要在你这里买?”

传统的“人货场”可以退场了!新时代的增长讲究“人场货”

新的“人货场”模型,才是 “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品牌建设逻辑,它要求品牌站在消费者的内心世界和生活场景中,去设计自己的产品和沟通信息。

当然,装饰直播间,找契合品牌的主播,设计好的互动流程,这些旧的人货场checklist都没错,只不过这些外部元素更偏执行层,难听了说ai也能瞬间写一大篇出来,没有什么操作难度和技术门槛,而好的直播策划真的要去花心思去思考的,还是从内向外,如何基于人心地找到和撬动消费者动机和情绪。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