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及中国洗碗机市场发展趋势
4月11日,由重庆市家用电器服务企业联合会主办、GfK协办的“2024重庆家电智慧家•洗碗机论坛”成功举行。GfK中怡康厨小事业部总经理施婷代表GfK出席活动,并于现场发表《2024年全球及中国洗碗机市场发展趋势》主题报告演讲。
GfK中怡康厨小事业部总经理施婷
洗碗机作为品质型新兴家电的代表,近十年来在中国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十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1.63%,相比之下海外市场的十年复合增长率仅为2.85%。当下,全球及中国洗碗机市场现况如何,中国市场热门产品及发展趋势有何特征,低渗透率的洗碗机市场未来发展机会点又将聚焦何处?
以下为报告部分精彩内容
全球及中国洗碗机市场现况
2023年全球(不含北美)科技电子消费品市场走弱,零售额8130亿美元,同比下降2.9%,但相对基数较高。GfK海外市场监测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全球洗碗机、洗衣机/干衣机市场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6.0%、5.5%,成为大家电整体市场的增长驱动力。其中西欧和中东欧地区洗碗机市场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6%、11%,中东&非洲地区同比增长14%,拉美地区同比增长38%。
在经历了“成熟品类普及”和“品质品类成长”阶段后,中国厨卫市场实现了高质量增长,但当下市场缺少新的增长引擎,预计未来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维持在1.5%左右。在追求品质、享受生活的消费需求下,厨房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和意义,厨房空间已成为家庭中最重要的家电中心。
洗碗机作为品质型新兴家电的代表,近十年来在中国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零售额十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41.63%,相比之下海外市场的十年复合增长率仅为2.85%。2023年,中国洗碗机市场零售额达127亿元,同比增长13.8%。从2019年至今,随着洗碗机的普及率提升,抽屉式、集成水槽等创新产品不断推出以适应消费者多元化需求,中国洗碗机产品本土化的发展快速赋能行业增长。
热门产品及发展趋势
GfK海外监测数据显示,海外洗碗机市场仍以全尺寸产品为绝对主流。国内市场在经历数年发展后,洗碗机产品已在功能、形态上百花齐放,高能效、智能化、洗烘存一体产品逐渐成为主流。为了顺应“买大不买小”的消费趋势,同时又符合中国家庭结构微型化趋势,洗碗机的分层洗概念越来越受关注,中国洗碗机向大容量、功能细化方向发展趋势显著,2023年15套以上大容量分区洗洗碗机线下市场量额同比分别增长了18%、11%。
在高端化大趋势不变的前提下,中国洗碗机双线市场均出现分层消费的发展趋势。线上3000元以下价格段产品量份额快速提升,2023年,2000~3000元(含2000元)和1000~2000元(含1000元)价格段产品的量份额分别为15.5%、11.0%,预计2024年其量份额将分别提升至18.0%、17.4%;线下市场消费分层明显,市场呈W型提升。核心性能上,洗碗机不同价位段产品分野较为清晰,智能化在双线市场均显著发展,其中线下市场稍弱于线上市场。
高景气的市场吸引了大量品牌涌入,2023年,中国洗碗机线上、线下市场品牌数量分别为179个和65个,国产品牌的迅速崛起对洗碗机产品本土化和性能升级起到关键作用。从渠道维度看,线上渠道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要远高于海外市场,2023年,中国洗碗机线上市场零售量占比达53%,而全球洗碗机线上市场的零售量占比仅为28%,国内电商平台的发展为洗碗机市场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洗碗机市场未来发展机会
2021年,中国家庭厨房平均面积是6.1平方米,其中超六成厨房面积≤8平方米,大部分中国家庭的厨房无处安放洗碗机。同时由于产品存在洗涤死角、噪音大、水耗高等使用痛点,洗碗机在中国的普及化道路任重道远。目前在海外,西欧仍是洗碗机的主流市场。但对标西欧市场,未来中国洗碗机市场依然空间巨大,并存在以下四大机会点。
机会一:从2005年至今,中国洗碗机市场历经两次大爆发,当下累计零售量达到1441万台,但渗透率仅为3.4%,对比欧美发达国家,中国洗碗机保有量低,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机会二:洗碗机作为“懒人家电”和“健康家电”的代表,受到不少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消费主体年轻化和对健康的需求提升,为洗碗机未来发展提供增量空间。
机会三:中国家电渠道全场景化,社交、下沉、建材市场皆在兴起,进一步促进洗碗机销售渠道的多元化。2023年,建材市场洗碗机零售额高达7.6亿元,同比增长48.6%。预计2024年,中国社交电商市场洗碗机零售规模将达4000万元,同比增长155.7%。
机会四:2023年,中国出口总额同比下滑,但中国家电出口仍然保持了正增长。中国洗碗机市场虽然普及度不高,但仍存在着增长机遇。
随着新一轮以旧换新活动的开展,我国家电行业进入到“增量和存量并重时代”,激活庞大的存量市场将带来更多的商业空间和发展机遇,推动从“无”到“有”的消费需求向从“有”到“优”的全面升级释放。对于洗碗机而言,推出真正解决中国家庭厨房痛点与适应实际使用场景的产品,并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