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电器厂商市场竞争的最大短板

慧聪净水网 2025-08-18 11:45 来源:家电圈

今年电器厂商市场竞争的最大短板

这两年,很多家电厂商都说“日子过得太苦了”。市场经营的投入时间、资源和精力,比往年多上好几倍,但是大家赚到手中的钱,却只有过去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原因到底是什么?家电圈认为,就是经营短板越来越明显!

文剑|撰写

这几年,家电厂商在一线市场经营和竞争,普遍陷入“拼低价内卷”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不是家电厂商天天愿意打低价格战,也不是只有低价格才能刺激消费拯救出货,更不是说低价格是中国家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家电圈看来,对于家电企业以及家电商家来说,最为核心的症结就是“持续性的好产品、好服务”创造和定义能力,目前遭遇了天花板。问题就出在,很多家电企业在1、2年内的好产品打造能力,向持续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持久战斗力跨越,出现了问题。

梳理全球消费市场上百年企业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看到:只有牢牢聚焦用户的需求,洞察用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追求,才能在一轮又一轮的产业变迁和时代更迭中,充分把握产业竞争的主旋律,实现经营的量变向质变突破。

对于上述问题的答案,家电圈相信:众多家电厂商们不是不清楚,不知道,也不是没能力,而是缺少长期主义的战斗力和持久力。普遍就是习惯性地采取阶段性投机策略,而忽视了长期性的经营底线、商业规律和产业逻辑的尊重。

一方面,打造满足不同年龄用户、不同时代用户需求的好产品与好服务,是一项持续性、系统性的工作,很容易受到不同时代商业环境和消费环境的影响。因为很多家电厂商为了利益最大化,往往会缺少底线和操守;另一方面,对于所有家电厂商来说,三五年的市场领跑和突破确实值得骄傲,但也容易形成所谓的惯性思维和经验主义。面对不同时代的用户需求,如何持久并超越时代和周期的瓶颈,需要管理层的自我进化以及团队能力的代代传承。

比如说,最近2年空调市场持续陷入了一轮又一轮的拼低价恶战之中,一些头部空调企业们都在拼低价,甚至以低价为核心利器。原因是什么?消费者就爱便宜货,还是空调厂商实在没办法没手段了?家电圈认为,压根不是空调市场没需求了,也不是老百姓就盯着便宜货,而是很多空调企业的产品高度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在将拼低价作为差异化的经营手段。比产品、比品牌,最终都要回归比价格!

虽然,引领行业和市场发展的头部空调企业,这几年每年都在推新品,推新科技,但是并没有出现一款让用户“叫好又叫座”的明星产品,没有出现可以撬动用户换新需求、有价值的技术创新。大量空调从冷暖、省电、新风、健康呼吸等角度升级,却一直没有找到让用户感受有价值、有惊喜的功能和体验创新。

相反,在洗衣机行业,最近几年出现了一轮典型的“产品红利取代政策红利”的经营升级。以双筒洗衣机、三筒洗衣机为代表的新品层出不穷,掀起了一轮分区洗带来的健康洗护新潮,从海尔、小天鹅到海信、美的等企业持续加码。同时,洗衣机、烘干机、衣物护理机等洗护组合,也推动了家庭洗护的场景空间从阳台、专属洗衣房的全面落地。

可以说,洗衣机企业在家庭生活场景中,随着好产品、套系和洗护方案的持续落地,不只是赋予洗衣机、干衣机在家庭中的全新价值,也撬动了洗衣机产业和市场的差异化竞争和持续向上突破。让众多洗衣机找到了引领、刺激和带动家庭洗护升级的抓手与方向。

当前,摆在很多家电企业和商家面前的难题,家电圈一直认为:不是一款好产品的打造,而是持续性的好产品定义、开创和引领;也不是阶段性的10年免费包修服务承诺、更不是100天免费试用等品质服务承诺,而是想用户所想、急用户所急的营销服务与好产品持续创造和能力保障。也就是说,家电厂商们不能满足于一时的创造与领先,而是要聚焦持久的能力和体系保障。

同时,很多家电厂商在好产品、好服务的打造过程中,往往会陷入一轮狭隘的“创新论调”之中,总是希望以颠覆性、原创性和首创性的科技发明为卖点,却忽视了对于用户来说,真正有价值的创新是用户痛点、用户体验等价值的创造与满足,赋予家电产品在用户层面可感知的创新功能和价值。

毫无疑问,对于家庭用户来说,更为关注的是“日久见人心”。很多用户对于家电企业品牌和产品的认知、信赖,靠的是长达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产品品质可靠,产品服务靠谱,以及厂商的响应与服务态度等细枝末节的积累与沉淀,绝对不是产品的价格有多便宜,也不是企业承诺的免费包修时间有多长。

最后,家电圈还想说一句,持续的好产品定义和打造能力,是中国家电企业们从成功走向伟大的唯一机会和手段。没有好产品,对于家电企业来说,就是空中楼阁,还是“水中花、镜中月”。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