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侧拉长景气周期 深度洗牌成净水器必然趋势

慧聪净水网 2018-07-12 12:01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慧聪净水网随着水资源保护逐步深入,净水器迎来发展的新时代。但净水器行业集中度仍然偏低,同质化竞争较为严峻,行业“低小散”格局短期内难以根本改观。因此,迫切需要采用多维度举措引导净水器制造企业转型,推动企业不断向网格化、智能化、精准化方向升级,通过深度整合重塑业态格局。

过去的5年,被净水器行业业内人士称为“黄金时代”,一系列污水处理装备制造相关政策相继出台。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净水器制造企业数量接达1000多家,行业整体投资规模接近97亿元。

当前,净水器制造企业的市场交易频繁活跃,设备产销增长缓慢的趋势有所改变,整体产业链逐步走出效益低迷态势。仅在2017年,包括中央环保督察、黑臭水体治理专项督查行动在内的一系列举措助推水环境治理产业景气度上升,治水企业经营逐步向好,采购水处理设备数量大幅增长,加上夯筑“民生水杯”等政策因素叠加,推动了净水器等民用水处理设备迅猛发展。

随着需求侧对水资源品质要求日渐提升,一些不规范的净水器制造企业被淘汰出局;同时,新技术、新模式已成为驱动行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净水器行业开始由“低小散”粗犷式增长模式向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期间处于产业链上的参与者兼并重组和转型升级也在同步加快。

净水器行业迎来深度整合浪潮,集中度进一步加强。以碧水源、史密斯、沁园、小米、巴安水务等为首的行业中坚力量加大了研发投入,净水器深加工业务步伐不断加快。此外,净水器企业通过构建整站式服务平台,开展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数字技术,逐步整合优质供给,优化网点布局,推动了净水器交易由线下发展到新商业模式结合。

“不过,净水器行业集中度总体上仍然偏低,行业‘低小散’格局短期内难以根本改观,同质化竞争依然严重。”业内认为,净水器制造使用过程中处置混乱、“二次污染”现象严峻;从业者资质欠缺、服务意识参差不齐,行业标准有待进一步规范。一方面需要开展技术研究,综合分析比较各类水质净化技术的工艺流程、投资运营成本及经济效益等因素,为净水器高值化利用探索路径;另一方面仍需要市场机制给予相关企业一定的资金和政策扶持。

行业内中小型企业占据主流,缺乏知名度、融资难、信贷难成为企业发展的一大痛点。此外,净水器市场建设规范化程度仍与业界希冀存在差距,暂未对回收体系的规范化、规模化和集约化起到引领和拉动作用。制造产业链大多功能单一,仅局限于净水器的研发、制造,产业链短,没有形成深加工利用产业链条。

但这仍旧不能改写净水器行业发展大势。随着水环境治理政策法规不断出台,特别是水资源保护战略计划深入挺进,净水器行业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带动下将稳步发展。在众多业界人士看来,净水器行业得到了资本市场青睐,PPP、利好政策、融资等方式支持了净水器制造商做强做大。

国内自主品牌在逐步占据市场高地的同时,专业化、精准化净化技术、反渗透加工利用企业和设备制造企业发展将随之迎来新契机。且准入门槛提升加上国内环保力度加大,对于拥有核心技术的行业翘楚和具备综合实力的跨界企业来说将是利好。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