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这些净水器销售谎言你可知道?

慧聪净水网 2017-11-23 09:07 来源:今日头条

慧聪净水网19世纪70年代,美国的科学家向全世界披露了经过氯处理的自来水的致癌问题。之后,美国开始流行家用的终端净化装置,对自来水进行深度净化。至此诞生了家用净水器。

自来水经过水厂、管道到居民家里。水厂一般通过氯化和臭氧进行消毒,大部分中国的水厂是氯消毒。为了防止自来水在经过管道时二次污染,水出厂前需要增加氯的投放量,投放量取决于龙头水,饮用水标准规定龙头水里的含氯量≥0.05。

那么自来水中的氯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呢?

1、含余氯的水对洗菜,水果,谷物等有何影响呢:氯会破坏蔬菜水果,谷物中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严重影响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2、长期用含余氯的水洗澡有什么危害呢:用含余氯的水洗澡,浴室里氯气的总量中有四成是经过呼吸道吸入,三成是由皮肤吸收,是平常通过饮用进入人体里氯的6到8倍,轻者产生瘙痒,重者致癌几率增加30%。

3、自来水烧开危害更大:自来水烧开后水中的有机腐质产生三氯甲烷等致癌物质。三氯甲烷将比自来水增加3到4倍,如果余氯不能去除,我们每日饮用的咖啡,茶,汤,经过加热后,人体的致癌物质将增加3到4倍。

4、长期饮用含余氯的水会导致什么疾病: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贫血,膀胱癌,肝癌,直肠癌,高血压和过敏的症状。

这些净水器销售谎言你可知道?

怎么判断自来水中的氯超标呢?我们通过“喝”或者“闻”就可以判断余氯的情况。把水烧开可以解决大部分余氯;白开水的“漂白粉味”还是很浓的话,则可以通过净水器来处理。所以,净水器的第一个用处是彻底去除水中的余氯,同时好的净水器还可以去除水里的杂质、细菌、重金属、泥沙、残留的农药,这些是可以功能做到的,如果有净水器销售跟您说了以下的话就要注意了。

这些净水器销售谎言你可知道?

谎言一:净水器处理后的水能治病

不少净水产品在宣传中把产品说的太神奇,除了各种保健功效,还能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肝病、肠胃病等等。

最常见的就是以弱碱性水的保健概念为卖点的产品,宣称喝碱性水改变人体PH值。胃里面的PH值大概在2左右,你的弱碱性水喝进去能改变什么?

事实上,人体酸碱平衡是稳定的,外界的酸或者碱不能改变人体PH值。而且,人体各部位的PH值也不一样呀,你改变了身体哪个部位的PH值呢?!

还有诸如小分子团水、磁化水、活化水、包括未来还会新出的什么什么水,也都是骗人把戏。

准确地说,水在身体的作用就是:构成细胞介质、运输营养成分、调节体温功能、湿润润滑功能。

因此,水只要是纯净的,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就是安全的,它本身不会有什么治病的功效。

谎言二:喝纯水得软骨病

出于低成本(无需采用成本较高的反渗透膜)或宣传噱头的考量,无良厂商炒作矿物质水概念,反渗透净水器的水没营养,声称喝纯水会得软骨病。其实水在人体内主要作用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而并非给人体提供营养。矿物质的摄入主要是靠饮食。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直饮水标准都是以纯净水为基本标准制定的,我们国家也有国家制定的饮用纯净水标准,还从未听说因为饮用纯净水造成软骨病的病例(网上流传某市的案例已证明无此事)。

因此,为了所谓的矿物质水而不把水中的其它污染物去除干净是不明智的。

谎言三:我们是国际品牌,有N年历史

净水机行业是一个门槛很高的科技行业,不专业的厂商想真正入行其实很难。

有很多国外品牌都来国内卖净水机,其实这些国外品牌根本就没有生产过净水机(无生产净水设备的历史),只是找国内一些工厂进行贴牌代工,根本无法保证质量。

有的国外品牌的净水机并不了解中国水污染的严重情况,用一些无反渗透膜的设备来冒充高科技产品,对于水中重金属离子、农药、激素等污染根本无法处理。

更有甚者,很多看似外国知名品牌,取得名字也是洋气,实际上是国内企业在国外注册,完全在赤裸裸欺骗消费者。

这些情况,消费者只要查看一下政府卫生部门批件、工商执照基本上还是搞得清楚的。

谎言四:产品能过滤有害的重金属,并且保留有用的矿物质

无论哪种过滤膜都是过滤掉比自身孔径大的物体,不存在自动分析过滤物质成份及好坏的功能,所谓只过滤有害物质保留有益物质的技术是不存在的。

纳滤膜孔径为0.001微米,不可能过滤比自身孔径小的物质。所以纳滤膜不可能过滤离子直径更小的重金属离子,例如,二价铅离子直径0.000155微米,二价汞离子直径0.000204微米。

但是孔径仅为0.0001微米的RO反渗透膜孔径比重金属离子直径小得多,能够将这些重金属离子全部过滤(包括矿物质),只留下水分子。

谎言五:废水比很小,是最好的反渗透膜

虽说质量好的反渗透膜废水比要小些,但实际上与废水比最大的正相关因素是水质的污染严重程度。

因此,用废水比小来论证反渗透膜的好坏不是很严谨的。常规来讲,水中的TDS高些,废水比较高,反之,则小些。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谎言我们经常遇到,尤其是传销产品在推广时使用上述谎言居多。

分享按钮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