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体质”和“碱性体质”的真相是什么?
慧聪净水网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体有了酸性体质和碱性体质之分,这种所谓的“酸碱体质论”认为,体质的酸化是百病之源,很多常见疾病甚至癌症都是由于多吃了“酸性食物”导致体内酸度值偏高引起的,而碱性体质更有益于健康。
“酸碱体质论”没有科学依据
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时尚频道了解,人体酸碱度是指体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一般用pH值来代表。体液,简单来说就是身体内的液体。人的体液又分为很多种,包括血液、唾液、汗液、尿液等,不同的体液各有各的酸碱度,且差别很大。单纯的以某一种体液在某一时刻的酸碱度来衡量所谓体质的酸碱性是不科学的。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酸碱失衡的情况不容易发生。以人体血液为例,当它的酸性或碱性短暂增强,呼吸系统会在几分钟之内反应,加速或减缓排出二氧化碳(酸性),并在几分钟之内把pH值调节回正常值;肾脏尿液排泄系统和血液系统也会调节pH值。当体内不同类别的体液酸碱度失衡时,人体系统会主动去调节,因此,正常人体内的酸碱度一般都会维持平衡的状态。
人体酸度高不是引发疾病的因素
民间一直流传一种说法,“酸性体质”易致癌,是健康的致命“杀手”,“碱性体质”相对来说比较健康,这种说法并无科学依据。因为大多数人体内的酸碱度是平衡的,而有的时候,一些人因为出现腹泻、慢性病等疾病或服用某些药物时易导致身体酸度偏高,进而出现酸碱度失衡的情况。
所以,并不是酸度高会影响身体健康,而是因为身体患有某些慢性病导致体内“酸中毒”。而且,也并不能说身体偏碱性就一定是好的,只有酸碱度达到一个平衡值才是健康的身体。
饮食不会改变人体酸碱度
人体的酸碱度和食物的酸碱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人体的酸碱度是靠肺、肾、血液来调整而不是食物,食物不可能来改变人体的酸碱度。长期、大量、单一地摄入某种食物,只会加重身体负荷,最终影响酸碱代谢平衡。而且,无论是什么食物,吃下去都会分别产生酸、碱性代谢,即使是酸碱度不同的食物也无法改变人体的酸碱度。
人体是一部精密的仪器,天生就具有维持自身稳定的功能,仅仅依靠饮食等外界因素,其实是很难改变这种平衡的。当然,因为“碱性食品”大多能量低,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能够加速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带走肠道内的有毒物质,所以,多吃一些对人体并无害处。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