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越多越好?过量饮水也会有危险!
慧聪净水网渴了就要喝水,多喝水可以补充身体水分以及有利于身体健康。但是多项调查表明,目前人们在饮水方面并没有太大的注意。喝水虽是一件小事,但是不注意也会对身体有所影响。
喝水并非越多越好
水对于美容至关重要,饱满光滑的皮肤离不开水的滋润。但对于女人来说,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每天8杯水就足够满足身体的需要了。除了这8杯水外,通过食物我们也能补充大量的水分,实在没有必要再强迫自己大量喝水了,否则物极必反,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另据俄罗斯“医学论坛”新闻网报道,美国一名17岁的足球运动员在足球赛后因过量饮水死亡。
美国17岁的运动员奥利维尔在一次足球比赛后口渴难忍,于是大量饮水。在回家途中,奥利维尔曾向母亲抱怨其胃痛。回到家中,奥利维尔难以支撑昏倒在地,母亲立即叫来救护车。奥利维尔立即被送往医院急救。然而,5天的治疗未能挽救他的生命。
我们都知道,人体在缺水的情况下,健康会受到严重影响,缺水数日甚至会导致死亡。
但事实证明,过量饮水也有致命危险。
专家称,过量饮水会导致急性中毒,如果一个人一小时内饮水量超过3升,就可能因低钾血症或肺部、脑部水肿而死亡。
人体水分一旦过多,肾脏来不及排出,结果积蓄在细胞外液中,人体渗透压便下降,使水分进入细胞,产生细胞间隙水肿,细胞肿胀,血容量增加,引起组织代谢紊乱、失常,以致死亡。
夏季健康饮水有道
1、起床喝水,能防便秘
早上喝水,能促进肠胃蠕动。睡前可在床头放杯水,起床后立刻喝下,效果加倍。
2、运动前喝水,表现更好
当血液中水分充足,可供给肌肉和细胞更多的氧气和养分,不易疲劳。
3、饮酒时要多喝水
酒精有利尿的成分,使血管扩张,体温上升,易造成身体缺水。因此,饮酒时多喝水,可减少酒后口渴等不适。
4、焦躁疲惫时,喝水能醒脑
突然感到疲惫、焦虑、暴躁或大脑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身体缺水的表现,此时喝杯水或许能让你焕发活力。
5、睡前喝水,可预防心梗和中风
人体缺水时,血液会变粘稠,发生心梗的风险增加。可在睡前1至2小时喝一杯水,可有效降低风险。
经济实惠白开水
从营养学角度来看,白开水对身体最有益。白开水不含热量,而且含有钙质,纯净的白开水最能解渴,不会刺激肠胃,它进入人体后马上就可以进行新陈代谢,易为人体直接吸收利用,能够起到调节体温、输送养分及清洁身体内部的作用,是最好的饮品。
一般建议喝30摄氏度以下的温开水最好,这样不会过多刺激肠胃道的蠕动,不易造成血管收缩。煮沸后自然冷却的凉开水容易透过细胞膜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加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抗病能力。经常喝凉白开的人,也不容易产生疲劳感。
三类人喝水莫贪多
虽说多喝水好处多,但是这“多喝”不是没有上限的,以下这3类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就必须控制饮水量。
1、肾脏病患者
有慢性肾脏机能不全、肾病的患者,不宜多喝水。慢性肾机能不全或肾脏衰竭病人由于其肾脏机能逐渐丧失,无法正常地排泄水分及盐分;肾病患者因体内蛋白质会经尿液大量流失,降低了血渗透压,如果过量地喝水,就会使水肿变得更加严重。
2、心脏病患者
心脏病患者,特别是心脏衰竭的病人,会因肾脏血流与灌注功能不正常,无法使身体水分顺利排出,因此全身容易产生水肿。如果饮用过量的水,就会增加心、肺等脏器的负担,甚至诱发低血钠症,出现恶心、呕吐、全身抽搐、昏迷等危险症状。
3、肝功能异常并伴腹水者
肝功能异常的人,除了本身不能合成身体中的血蛋白之外,其他原因也会造成水肿。因此,血渗透压降低,水分容易堆积在组织中,常会有腹部、胸部积水的现象。此类患者不宜多喝水,以免加重水肿症状。如果身体一旦出现水肿,应根据水肿的实际情况限制日常摄取的水量。
喝水别陷入误区
1、片面强调水中矿物质
矿泉水因含有人体所需要的一些矿物质而深受市民喜爱。但不少市民却认为矿物质含量越高越好,其实不然。饮用水中应该含有适量、平衡的矿物质,但矿物质含量高并不能完全说明水的活力强。反之,当水中矿物含量超标时,还会危害人体健康。例如,当饮用水中的碘化物含量在0.02-0.05毫克/升时,对人体有益,大于0.05毫克/升时则会引发碘中毒。
2、水越纯越好
不少人认为水越纯越好。事实上,长期饮用纯水也会导致身体营养失调。大量饮用纯净水,会带走人体内有用的微量元素,从而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容易产生疾病。
水健康专家指出,长期饮用纯净水还会增加钙的流失。对于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心血管病、糖尿病的老年人,儿童、孕妇更不宜长期饮用。
3、喝水仅为解渴
口渴了才喝水,不渴就不用补充水分。调查显示,人们喝水时往往忽略了水的营养及保健功能。
干净、安全、健康的水是最廉价最有效的保健品。水在体内能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无机盐等营养物质稀释,这样才能便于人体吸收。由于一切细胞的新陈代谢都离不开水,只有让细胞也喝足水,才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4、饮料=饮用水
调查显示,不少年轻人喜欢把饮料当作饮用水。其实,水和饮料在功能上并不能等同。由于饮料中含有糖和蛋白质,又添加了不少香精和色素,饮用后不易使人产生饥饿感。因此用饮料代替饮用水,不但起不到给身体“补水”的作用,还会降低食欲,影响消化和吸收。
长期饮用含咖啡因的碳酸性饮料,会导致热量过剩,刺激血脂上升,增加心血管负担。咖啡因作为一种利尿剂,过量饮用会导致排尿过多,出现人体脱水的现象。另外,对儿童来说,碳酸性饮料会破坏牙齿外层的珐琅质,容易引发龋齿。
5、医疗用水可当饮用水
目前在市场上可以看到一些名为“电解水”和“富氧水”的饮用水。水健康专家指出,严格上说,这些都属于医疗用水,不能作为正常人群的饮用水。
电解水就是通过电解作用,把水分解成阳离子水和阴离子水。阳离子水是医疗用水,必须在医生指导下饮用。阴离子水则常被用于消毒等方面。富氧水是指在纯净水里,人为加入更多的氧气。这种水中的氧分子到了体内,会破坏细胞的正常分裂作用,加速衰老。而纯净水加入氧气后,由于分子结构的原因,仍然是大分子团水,也不易被细胞吸收。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