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喝越渴?夏日“续命水”怎么选
夏季高温酷暑让人口干舌燥,各种饮品深受广大年轻人喜爱。在这个酷热的季节,喝上一瓶冰镇饮料,岂不美哉?但这种做法也着实隐藏着不小的健康隐患:
1.胃肠功能紊乱、痉挛
高温情况下,消化道突然摄入大量温度较低的液体,会强烈刺激胃肠黏膜,导致平滑肌急剧收缩、痉挛,引起腹痛、消化道出血等;同时,低温还可抑制胃肠蠕动和消化酶的活性,使胃肠功能紊乱,导致腹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情况出现。
2.“冰淇淋”头痛
不知大家有没有过这种情况:猛然吃一大口冰淇淋(或其他冰镇食物),会出现太阳穴附近或者前额的头痛,这种情况被称为“冰淇淋”头痛。这是由于快速饮用冰饮时,低温刺激口腔和咽喉后部的神经末梢(如三叉神经),反射性地引起头部血管快速收缩继而扩张,导致头痛。
3.加重心脑血管负担
温热的身体受到冰冷的刺激会引起全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为了维持血压的稳定,心脏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从而引起心率加快。故而对于本身就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而言,可能会诱发心律失常等疾病。
4.影响散热
大众对于喝冷饮能降温这个观念可能存在误区。喝冷饮看似能解暑,实则可能使机体散热减少,阻碍机体自我调节的降温机制。人体主要是靠皮肤血管扩张、出汗来散热,大量饮用冷饮会导致血管急剧收缩,减少部分散热。
5.对牙齿的损伤
对于有牙齿问题(牙敏感、龋齿等)的人群来说,冰冷的刺激会直接作用于牙齿,引起牙齿酸痛等不适感。若长期饮用碳酸饮料或者含糖饮料,则会加重牙齿问题。
6.引发肥胖、胰岛素抵抗等疾病
很多夏季饮品含有大量的添加糖,这会在不知不觉中使机体摄入很多“隐形”糖,进而导致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等疾病。
那夏季我们该如何选择适合的饮品呢?
核心原则为:
补水为主。夏季出汗多,水分流失也多,首要任务是补水,饮品宜淡不宜浓;
低糖或无糖。高糖的饮品渗透压可能会高于人体,导致“越喝越渴”,且摄入过多的含糖饮品会使热量摄入增多,引起血糖异常;
适当补充电解质。长时间户外活动或者剧烈活动后,大量的钾、钠等离子随着汗液流失体外,需适当补充一些电解质水;但对于普通人日常生活来说,长期饮用过多的电解质水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反而有害健康;
避免贪凉。饮用常温水或微凉(10-15℃)的水效果更佳;
小口慢喝。切记不要等到极度口渴的时候才喝水,也不要豪饮,小口慢喝更有助于解渴,减轻人体负担。
接下来给大家推荐几款适合夏季的饮品:
1.白开水:最经济也是最为推荐的饮品。
2.淡茶:绿茶、金银花茶、菊花茶、薄荷茶、大麦茶等都是夏季解暑佳品。
3.绿豆汤:清热解毒,既能补水,又能补充膳食纤维等营养素;
4.自制酸梅汤:生津止渴,健胃消食;
5.柠檬水:补充维生素C,改善白水口感,增加饮水欲望;
6.牛奶(可选择脱脂纯牛奶):提供优质蛋白质和钙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