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补重启进行时:规则优化 精细化调整成常态
最近一段时间,社交平台上关于“国补何时恢复”的讨论热度不减。自6月份以来,随着第一轮和第二轮国补资金在多个省市的陆续用尽,包括重庆、河南、安徽等地相继宣布暂停家电以旧换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家装厨卫“焕新”补贴的领取,后续时间等待通知。一时间,消费者们纷纷关注国补的最新动态。
然而,就在大家翘首以盼之际,好消息传来。7月14日,财政部发行了两期合计1230亿元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而这其中,有3000亿元是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国补资金。随着资金的加快到位,多地国补陆续重启。
7月中旬以来,吉林、湖南、云南、东莞、东营等多个省市已宣布重启国补,并在规则上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吉林省多地商务局发布《关于重新启动家电以旧换新及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活动的公告》,从7月4日起,每日中午12:00发放家电和数码产品补贴券,数量有限,先到先得。云南省则调整了领券方式,线下门店电器抵用券改为线下“门店码”扫码领取,线上销售平台领券方式不变,同时统一了券码的领取和使用时间。
湖南省对领券时间及使用方式也进行了调整,家电、数码产品、家装厨卫以旧换新活动实行每日限额领券,并对领取时间和使用时间、有效期做了具体规定。广东东莞地区则明确了家电以旧换新领券的具体日期和时间,且对领券品类和次数进行了限制。山东东营市同样规定了每人每品类本年度仅可申领3次消费券,申领3次仍未进行消费的,视为放弃该品类补贴资格。
如果说6月份的“抢券难”是资源紧张时的“应急之策”,那么从最新各地公布的规则来看,下半年补贴领取已然“换挡”,各地优化补贴规则,政策进入精细化调整阶段。从“限时限额”到“品类限制”,从“扫码领券”到“防骗补监管”,政策更加注重公平性、可持续性和精准性。
未来,更加严格的领取规则或将成为常态。这不仅是为了确保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更是为了防范风险,确保国补政策能够真正惠及民生,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5大品类合计带动销售额1.1万亿元,发放直达消费者的补贴约1.75亿份。洛图科技(RUNTO)的统计也显示,2025年以来,国补涉及的15类家电及数码产品的销量同比增长8%,新兴品类更是快速成长。
这些数据无疑为国补政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消费品以旧换新不仅是一项短期刺激政策,更是一项长效机制。未来,政策仍可能根据市场反馈进一步调整,以更好地平衡供需、防范风险。
国补政策的重启和调整,无疑为消费者们带来了新的福音。随着资金的到位和规则的优化,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省市加入国补重启的行列。同时,我们也期待国补政策能够在精细化调整的基础上,更好地惠及民生,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