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水有“水垢”的水喝了会怎样?结果很多人没想到…

慧聪净水网 2025-07-15 09:59 来源:健康饮水 公众号

烧水有“水垢”的水喝了会怎样?结果很多人没想到…

一提到水垢

大家就会想到烧水壶或热水器上白色的物质

有人认为这是水烧开后留下的脏东西

甚至认为水垢会危害身体健康

水垢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到底什么是水垢

水垢和水污染有没有关系

有水垢的水到底能不能喝?

在日常生活中,水壶用久后内壁会有水垢生成,这与水的硬度有关。水垢,俗称“水锈”,是水中钙、镁离子与碳酸盐、碳酸氢盐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的沉淀物,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水质硬度越高(即钙镁离子含量越高),加热后越容易产生水垢。这种“硬水”常见于天然水源,尤其是地下水丰富的地区。

有人认为常饮用含水垢较多的水时,这些离子溶解于水中,会被人体吸收的,对血管、皮肤等都有影响,最容易导致结石病;专家介绍:水垢的产生是水烧开后的物理现象,结石病是人体的生理现象,“这两者不是一回事儿”。

多项权威研究及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饮用水水质准则》均明确指出:饮用硬水与水垢,并不会导致肾结石。 

原因很简单:水垢中的钙镁化合物进入人体后,会被胃酸分解或通过代谢排出体外,不会沉积在肾脏。

相反,真正导致肾结石的高风险因素包括:饮水量不足、高盐饮食、高蛋白摄入等。换句话说,喝水少、尿液浓缩,才是结石的“元凶”,而非水垢本身。

水垢和水污染有没有关系

首先,它和水体的污染没有绝对直接的联系,不是验证水质好坏的指标。

部分传言可能源于对水垢成分的误解。例如,将水垢中的钙镁化合物误认为“有害物质”,或混淆了硬水与工业污染水的概念。事实上,钙和镁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硬水反而能补充日常摄入不足。

烧水有“水垢”的水喝了会怎样?结果很多人没想到…

“水垢”只是一种现象,本质上反映的是水体本身的“硬度”。

自来水烧开后有水垢,是因为水质太硬了。水质硬,指的是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含量较高。

不同的地区,水质硬度不同,水垢现象也会不同。如果水源中钙镁等离子本来就比较丰富,那煮沸后水垢出现的概率就会大,如果水源中钙镁离子本来就很少,那水垢,自然也就很少甚至没有。

那直接喝硬水对人体有害吗?先来看WHO怎么说。

《饮用水水质准则》是WHO为世界各国制订饮用水国家标准的订立的准则。全球饮用水工作者人手一本。

《饮用水水质准则》中没有设定饮用水硬度的标准,原因是:饮用水中的硬度不足以对健康产生影响。

烧水有“水垢”的水喝了会怎样?结果很多人没想到…

同时补充了一句“对那些缺乏钙和镁的人来说,饮用水可以作为补充钙和镁的主要来源”。

事实上,无论是日常饮用,还是用来蒸煮食物,含有微量矿物元素的矿泉水都是首选,而这些微量矿物质元素就是水垢的来源。

大部分情况下,水垢对健康无害,但可能存在以下影响:

1. 口感变差:硬水带有“涩味”,影响茶水、咖啡的口感。

2. 家电损耗:水垢堆积会降低水壶、热水器的导热效率,增加能耗,甚至导致设备损坏。

3. 潜在重金属风险:若水源本身被污染,水垢可能吸附微量重金属。但正规自来水经消毒处理,重金属超标风险极低。

与其过度担忧水垢,不如关注真正的健康饮水原则:

● 足量饮水:成人每日建议摄入1500-1700ml水,夏季或运动后应增加。

● 少量多次:避免口渴再喝,主动分次补充。

● 特殊人群注意:肾结石、痛风患者应多喝水,促进代谢。

烧水壶里的水垢,不过是钙镁离子的一次“物理变身”,既不会变成肾结石,也并非健康杀手。它更像是一个提醒:水质硬度偏高。真正决定健康的,始终是我们每天喝水的量与习惯。放下对水垢的焦虑,科学饮水,才是保持健康的关键。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