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集团超500亿元加码 头部电器企业争夺“新话语权”

慧聪净水网 2025-07-11 09:04 来源:家电网

当家电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传统业务增长空间持续收窄,头部企业正加速建设新增长曲线。美的集团表示未来3年将投入至少500亿元资金,重点布局AI大模型、新能源、机器人、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海尔、格力、海信等头部企业亦通过各自路径加码前沿赛道,巨头们不约而同的动作背后,是突破增长天花板,重构全球竞争力的系统性战略考量。

美的集团超500亿元加码 头部电器企业争夺“新话语权”

未来三年研发投入超500亿元

公开消息,在7月9日举行的“轻工业百强企业新质发展产业大会”上,美的集团副总裁王建国出席并演讲。王建国介绍,美的集团把研发投入、科技创新作为集团第一战略,近三年投入研发三百亿元,总共拥有38个研发中心,2.3万研发人员,研发人员中硕士博士以上超过七千人,外籍资深院士五位,多学科研发矩阵。

王建国表示,未来三年,美的将投入500亿元以上研发资金,布局AI大模型、新能源、机器人、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打造更高的企业科技护城河,为走向全球走向高端化建立真正的企业护城河。同时真正建立覆盖全球的区域供区域的制造韧性供应链。2025海外本地制造率70%以上,北美、欧洲自有品牌占比提升50%以上,海外营收达到50%以上。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日前,美的与荣耀达成合作,双方将在智慧车联、智慧家居等领域开展深度交流。美的方面表示,作为智能生态的坚定推动者,美的持续深化与头部手机厂商、汽车品牌的全域合作,持续完善“人·车·家”开放生态版图。

6月,美的集团旗下能源相关业务首次以“美的能源”的整体品牌形象,亮相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展览会。会上,美的集团副总裁兼CTO卫昶发布了美的能源“储能+热泵+AI”三维驱动战略,并表示能源产业将被打造为美的集团又一支柱产业。

在前段时间举行的美的股东大会上,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表示,美的集团在家电这条曲线上的空间肯定是有限的,因为任何行业都有生命周期,家电行业也一定有生命周期。公司希望家电业务和ToB业务在时间上能形成完美的增长接力,“跟接力赛一样”。当美的集团的ToB和ToC业务收入各占50%时,就能形成第一曲线和第二曲线的增长接力。同时,方洪波还表示,坚定看好机器人业务,目前在这方面也有很大的布局和研发投入。

资料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美的营收1278.39亿元,同比增长20.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4.22亿元,同比增长38.02%。其中,智能家居收入增长17.4%,新能源、智能建筑、机器人业务分别增长45%、20%和9%。一季度研发投入43亿元,同比增21%,全面布局机器人领域,强化 AI 与工业机器人融合,自主研发人形机器人及关键零部件,推进家电机器人化。

分析认为,美的多元化布局呈现三大鲜明特色:一是以硬科技为核心驱动力,二是全球化协同布局,三是生态化协同效应显著,打通家电、机器人、新能源业务链路,如 AI 大模型同时赋能家庭场景与工业生产,机器人技术反哺智能制造。美的凭借全产业链优势稳坐龙头,多元化战略成效正在不断显现,从单一的家电制造商向多元化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分散风险,还能通过各业务板块间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增强集团的整体竞争力。

头部企业集体突破边界

抢滩前沿领域,多元发展业务,美的集团的一系列举动,实则是中国家电企业集体转型的典型写照。从行业共性看,头部企业均在突破传统家电边界,形成 技术驱动+跨界延伸+全球协同”的相似路径。

6月底,海尔集团宣布成功完成战略入股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协议转让股份交割,新时达正式成为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的新成员。同日,上海市嘉定区经济委员会与青岛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智能机器人、集成电路装备、数字经济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积极探索实践“产创研用”的政企合作新业态。分析认为,海尔入股新时达的战略举措将带来显著的协同效应,在工业自动化、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同样在6月底的格力电器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透露了格力钛近一年来的发展情况。董明珠表示,公司于去年9月底派出副总裁方祥建分管格力钛,这一年来,格力钛在方祥建的带领下解决了很多问题,未来会呈现出更好的发展趋势。方祥建表示,未来格力钛将继续发挥与格力电器的协同效应,推动汽车空调、汽车电机、 汽车电控、电子元器件等产品在汽车行业的广泛应用,助力格力电器工业制品转型升级和市场推广。

5月,海信集团旗下的海信家电和海信视像共同在杭州成立海信星海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两家公司各出资1500万,分别持股50%。经营范围包括智能机器人销售、工业机器人制造、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智能家庭消费设备制造等。海信集团董事长贾少谦在出席活动时表示,AI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产业格局,海信在内部提出,坚定不移推动AI战略,持续引领行业,已加快布局机器人等相关产业。

底层逻辑与挑战

家电企业抢滩前沿科技,分析人士认为,本质是通过多元化打破增长天花板,在 AI、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构建新竞争力,这既是应对存量市场竞争的必然,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必须。

当前传统家电行业渗透率已达高位,通过布局前沿科技,企业可突破“单品功能升级”的增长瓶颈,AI大模型能提升家电产品的场景适配能力,具身智能可拓展家庭服务场景边界,从而创造新增量市场。《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27.6亿元;到2029年,该市场规模有望扩大至750亿元;到2035年这一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提升至3000亿元,2025年-2035年复合增速达53.15%。

同时,作为制造业,家电产业与不少前沿领域存在关联性,这种协同性使企业无需从零构建技术体系,可依托现有制造能力和研发积累快速切入新领域,形成 “1+1>2” 的资源配置效率。

也有行业人士认为,多元化同样对企业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如何更好地管理和经营变长的“战线”,这将更加考验企业的软硬实力以及定力。只有当资源整合、技术攻坚、生态协同的能力真正跟上投入的力度,这条 “变长的战线” 才能成为抵御风险的护城河。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