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实体店的大门要进一步敞开
对于用户来说,家电实体门店的那扇“物理大门”不只是要进一步敞开、放宽,让用户进出更方便、更随意;同时,众多实体店老板内心那扇“拥抱用户”的大门,还需要进一步放开,包容挑剔的用户、不嫌用户的麻烦,与更多用户交朋友。
何声|撰写
最近,家电圈在一些城市商业中心、商业综合体走访时,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过去,这些城市商圈、商业中心,基本上是苹果、华为、小米等手机数码企业的主场,他们习惯性在这些商圈开店。原因很简单,客流量大,年轻人更多。
但是,去年以来,美的、海尔等品牌的全品类智慧生活店、体验店,也纷纷开进了城市的商圈,吸引客流量。希望可以在人潮涌动的商圈,收获一轮年轻用户的客流量。
不过,与手机数码企业的门店相比,家电企业的产品体验店,家电圈发现了两个有趣的现象:一是,手机数码企业在商城的门店,普遍是没有设置专门的“玻璃大门”,店面直接与商场的过道无缝连接,用户逛着逛着,就走进去看一眼。但家电的品牌旗舰店却专门设置了玻璃大门,虽然大门是敞开的,但是却没有让人愿意随时进去,总感觉有一道门阻挡着。
二是,手机数码企业的门店,灯光、背景配置更亮、更时尚、更有科技的感觉。同时,相关产品的实机体验和交互,完全面向用户敞开,随手就能拿起来看看,很方便;家电企业的门店,店内不够明亮而且缺少活力和生活气息,多是冷冰冰的家电机器,不少都没有通电开机,也缺乏用户交互和体验的操作设置。门店背景的广告内容缺少对用户的生活吸引,更多还是产品的单边功能和卖点展示。
可以说,这2年头部的家电企业们已经意识到,拥抱用户必须要距离用户更近,去用户集中的地方,客流量大的地方“开店”,提供家电品牌、产品与用户互动、体验的机会和空间。但是,在如何吸引更多用户愿意主动进店的执行层面,很多家电企业的门店经营商,还缺乏用户交互、沟通和体验的经营思维,传承的仍然是传统的门店售卖思维。
事实上,在城市的商业中心,面对川流不息的人群,有的匆匆离开,有的则会驻足观望,甚至体验产品。当然,最终能否成交,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至少,对于所有的线下实体门店来说,都要敞开大门、拿出看家的本领,推出年度明星爆款,让用户拥有了解、体验的兴趣和冲动。家电企业的实体店开在商圈,不是为品牌打广告的,则希望产生“临门一脚”的客流量转化为订单量,最终是要卖货赚钱的。
相对于一扇扇物理的“玻璃”大门,挡住了家电实体店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家电圈更担心的是,一扇扇存在于很多实体店老板心中的“隐形”大门,才会真正阻挡家电品牌、产品、服务和商家,与用户之间真诚交互和沟通的距离。
毫不夸张地说,当前超过一半以上的家电实体店老板们,内心并没有真正接受用户,并没有真正想以“真诚、坦诚”的心态,拥抱用户,洞察用户并满足用户,获取用户的持续性订单。不是很多实体店的老板们,没有资金实力,没有思维能力,而是普遍缺少主动性和自我革命的能力。在内心还是有点害怕与用户走得太近,容易惹麻烦,甚至增加经营的成本和负担。
这些年来,很多家电企业,一提及让实体店的老板们要建立“经营用户”的思路、理念和体系,要多与用户打交道,就会遭遇来自实体店老板的“灵魂拷问”:同样的家电产品,线上零售价都比我们的进货价还要便宜,拿什么去赢得用户、经营用户?工厂压根没有给予实体店更多的资源、价格、政策等倾斜,只是嘴上喊着实体店要转型,内心却仍然将众多的政策和产品放到线上电商平台。
必须要看到,在最近的两年间,很多家电实体店的老板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和市场经营挑战。一大批的家电实体店,经营出现了阶段性的亏损,面临着赔本赚吆喝;还有一批的家电实体店,直接掉进了经营的泥潭,已经活不下去。还有家电实体店在苦苦坚守与观望,希望能获得家电企业真正意义上的扶持与助力。
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家电圈认为:既有内部的商家能力和新旧迭代;还有外部的市场经济动荡。外部的市场经济环境持续动荡,以及电商等新零售巨头的快速崛起,主要家电企业追求大渠道大平台下的新零售和经营用户模式转型等;内部的家电产业产能过剩已经持续多年,强者恒强的洗牌是必然;部分实体店老板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和节奏,缺乏竞争力面临被淘汰。
所以,对于家电实体店群体来说,众多实体店老板未来的发展和出路,家电圈认为: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拿一个模板和一套方案,解决所有商家的生存和经营问题。
一是,那些缺乏实力、能力和资源的实体店,就维持现状,少折腾、少烧钱,还是熬一熬、等一等,混混日子;能打就打,不能打就撤,反正很多家电实体店的老板们,普遍到了退休的年龄,也面临着下一代不愿意接班的局面。所以,这些商家没啥压力,房子门面是自己家的,市场经营的惯性已经形成,就滚动发展。也别抱怨,也别指责,就这样先发展下去。
二是,对于有想法、有主见、有思路的实体店老板,其实有两条路。一条是坚持自我发展为主导,借助第三方的窜货商平台,以及品牌商家的拿货平台,勤进快销,赚一点是一点,主打一个灵活多变,不被套牢也没有太多的成本包袱和压力;另一条则是拥抱头部的家电品牌商,或者家电平台商,成为他们在线下拥抱用户、经营用户的触点。这就需要拿出足够的时间、资源,去探索和寻找新的出路和方向,对内要重构团队和思路,对外要加强主动进攻和拓展。
都说,猫有猫道,鼠有鼠道。对于家电实体店的老板来说,不管属于哪种类型,不管采取哪种路径,是大投入还是小投入,都要相信一点:敞开大门,拥抱用户,一定要跟用户做朋友。即使他们没有在门店下单,而是直接在线上平台下单,都要坚信一点,与用户成为朋友,是长期主义的具体手段和唯一策略。只有这样,家电实体店才能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