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身体哪“上火” 适当多喝水总是好的
如果出现目红眼赤、咽喉干痛、鼻腔热烘、口干、口臭以及烂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状,中医认为是“上火”了。
中医认为这是:由于阴阳失调,失去了正常潜藏功能,而引起“上火”症状。
不管是什么器官上火,都要适当多喝水(就是不上火也要多喝水!),如果对症加点料,效果会更好。
再就是晚上泡泡脚,搓双脚各100下,点按涌泉穴,这样可以起到心肾相交,阴阳平衡的作用。
如果有针对性的调理,当然效果会更好!下面就专家长期临床总结的“观舌”法告诉大家:
舌头红,体内有火,不同的“火”在舌头上的表现也不一样。
舌尖红:心火
夏主心,因此夏天心火会旺!
如果舌尖红,伴有烦躁、口干、口舌生疮、睡眠不好做恶梦、手足心热、盗汗小便赤热发黄、大便干等症状,就可能是心火。
中医认为,舌为心之苗窍,舌尖在五脏对应的也是心,所以心脏有火,经常就是表现为舌尖发红。
解决方法:喝莲子心茶,按揉大陵穴降心火。
眼红干涩:肝火
眼睛发红、干涩、肿痛、眼屎增多、视物模糊,这多半是有肝火了。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火旺,往往会累及眼睛。
而且,肝火旺一般是基于肝气郁结、郁而化火,也就是积压太久之后导致的火气较大。
这类人的脾气也比较大,容易发怒,甚至还有焦虑、失眠的情况。
解决方法:喝菊花茶,按揉太冲穴降肝火。
鼻干咽痛:肺火
肺火表现为脸有疖子、鼻干咽干疼痛、咳嗽胸痛、干咳无痰或痰黄而黏、睡眠不好、舌头前半部分红;
容易伤风,一伤风就会出现高热、咳嗽、痰黄稠而粘等症状。
清肺热的一个好方法就是吃白萝卜、莲藕等;吃梨也有清肺热、润肺的作用。肺与大肠相表里,有很多的肺热病人大便都不通畅。所以既要清肺热,还要通腹气;这时早晚各揉腹一次,每次5分钟。
解决方法:喝金银花茶,按揉大鱼际穴降肺火。
整个舌头红:胃火
胃火表现为:烦热胃痛、口渴口臭、牙痛、牙龈肿烂、牙龈出血等、想喝凉水、容易饿、整个舌头比较红,(有时舌红苔黄,黄色把红色覆盖了)就是胃火的表现。《校注医醇剩义·胃火》:“胃火炽盛,烦渴引饮,牙龈腐烂,或牙龈出血,口臭。”
解决方法:喝苦丁茶,按揉内庭穴降胃火。
舌红少苔:肾火
其实,中医没有“肾火”的概念,但肾也会出现热象。如果舌红少苔,腰酸膝软、发脱齿摇、口干、耳鸣,有时睡眠不好等,可能是肾阴不足。如果在这个基础之上热扰心神,出现心烦、盗汗、手脚心热,多是阴虚火旺的表现。严重者舌头更红,没有苔或少苔,可能是一层薄薄的黄苔,表明有热出来了。
解决方法:喝蜂蜜菊花茶,按揉照海穴降肾火。
我们的器官上火大多数是由于我们自身的生活习惯引起的,比如很多人不爱喝水,最新出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出人一天要喝1500ml--1700ml的水,适当多喝水总是有帮助的:
缓解不适症状
减轻干燥感:“上火” 常伴随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症状,多喝水能补充水分,缓解口腔、咽喉等部位的干燥,减轻不适感 。比如缓解因咽喉干燥引发的疼痛。
改善小便状况:“上火” 可能使小便短赤,喝水可增加尿量,让尿液恢复清长,减轻泌尿系统的热感。
促进新陈代谢
加速废物排出:水参与身体代谢,多喝水能加快体内循环,促进代谢废物排出体外,包括 “火气” 相关的代谢产物,一定程度上减轻身体负担,缓解 “上火” 。
维持正常代谢功能:保证身体各器官正常运转所需水分,维持新陈代谢的稳定,避免因缺水导致代谢紊乱加重 “上火” 。
稀释有害物质
降低血液黏稠度:上火时血液可能相对黏稠,多喝水可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利于血液循环,减少因血液黏稠引发的不适 。
减少有害物质浓度:能稀释体内如胃酸等可能刺激身体的物质浓度,缓解口腔溃疡等问题 。
不过,多喝水对 “上火” 的作用有限。严重 “上火” 时,需结合饮食调整(如吃清淡、清热食物 )、生活习惯改善(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甚至遵医嘱用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