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洗澡的人 抗病力在悄悄降低

慧聪净水网 2025-02-14 09:27 来源:生命时报

晚上暖暖地洗上一个热水澡确实舒服,但寒冷天气,是许多疾病的高发期,如果洗澡过于频繁,很可能带来健康隐患,尤其是体质虚弱、气血不足的人。

这样洗澡的人 抗病力在悄悄降低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综合多位专家观点,列出可能会诱发疾病的洗澡错误。

这样洗澡偷走抗病力

广东省佛山复星禅诚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黎家楼表示,冷天频繁洗澡易使人体内阳气外泄,导致抗病能力下降。

中医认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气候寒冷,人体腠理闭合,阳气内敛收藏,人们日常起居应无扰乎阳,无泄皮肤,使阳气不外泄,才符合冷天的养藏之道。若经常洗澡,可使腠理开泄,阳气外越,卫外功能失职,“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风寒湿等外邪容易趁机侵犯人体而致病。

因此,频繁洗澡可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易着凉感冒,甚至引起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疾病。

洗澡过多会打扰气血收藏,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肌肤腠理得不到气血温煦和滋养,特别是本身就气血亏虚的人,“血虚易生风生燥”,易引起皮肤瘙痒、起屑等。

洗澡时热水“冲刷”身体,潜藏于人体深处的阳气向外、向上散发,肝阳上扰清窍,神失所守,易引起中风;人体也会因为气血流动加快而出汗,汗为心之液,气随汗泄可引起心阳暴脱,诱发心梗。

当然,建议少洗澡不是不洗澡。天冷腠理闭合,人们出汗少,一周洗2~3次即可。

这样洗澡的人 抗病力在悄悄降低

冷天宜少洗澡,可以经常泡脚,不但能解除疲劳、改善睡眠,而且可通过五脏六腑的反射区和沟通全身经脉促进气血运行,调节和温养各脏腑组织功能,达到防病、提高机体抵御疾病能力的目的。

5个错误的洗澡方式

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副主任委员董晓秋表示,洗个热水澡能消除疲劳、改善睡眠、舒筋活血,但以下错误洗澡方式要避免。

出汗后马上洗澡

人体出汗时,皮肤腠理正处于打开状态,此时洗澡,浴室内产生的大量热蒸汽会通过空气中的水分形成湿气,从而“趁虚”进入人体。

还有人喜欢出汗后冷水冲澡,冷水冲澡带走热量的同时,会引起上呼吸道血管收缩,使局部抗病力下降,容易引发感冒、伤风和气管炎等疾病。

运动后马上洗澡

运动时代谢旺盛、身体产热增加、心率加快、汗液蒸发、皮肤血管扩张、流向目标肌肉的血液增多,运动停止后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皮肤还会不断向外散发热量,血管呈扩张状态,血液流量明显增多,这使身体其他地方的血流量相对减少,表现为血压降低。

这样洗澡的人 抗病力在悄悄降低

若马上洗澡,会刺激皮肤血管进一步扩张,血流量高度集中,血液循环供应的重要脏器,如心脏或大脑供血不足。

洗澡水温太高

冷天洗澡,热水突然从头浇下来,大量血液集中到皮肤表面,可能造成心脏缺血、缺氧,导致头晕,诱发摔跤,甚至心脑血管疾病。

浴室门紧闭

门窗紧闭不通风,室内会越来越闷,易发生晕厥,加上浴室地面相对湿滑,一旦摔倒,身边没人,不能及时获救。

洗澡时间过长

冲澡时间过长会损伤皮肤角质层,易使皮肤干燥、瘙痒,还容易造成疲劳、大脑缺氧等。

一份科学洗澡手册

6个洗澡的正确“姿势”,每个人都要知道:

1、室外回家不要马上洗

天冷的时候,不要直接进卫生间洗澡,应休息30分钟至1个小时,让身体逐渐暖起来后再洗。

2、洗澡前补充水分

准备约500毫升温水,用1小时左右喝完。洗完澡也应喝一些水,但不宜大口喝,以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增加心脏负担,少量多次饮水为宜。

这样洗澡的人 抗病力在悄悄降低

3、太饱/饥饿不要洗澡

洗澡时,闷热环境会消耗人体部分能量,加上此时新陈代谢较快,导致人在洗澡时会出现饥饿感。如果没进餐就洗澡,易感到头晕、恶心。最好保持五六分饱的状态,但也不宜吃得过饱。

4、水温与体温相当

最好不超过40℃。先打开花洒,让热水蒸汽提高浴室温度,待浴室变暖后,再开始沐浴。若天气特别冷,或体质较差,也可以在洗澡前打开电暖炉、浴霸等。

5、控制洗澡时间

10~15分钟左右为宜,以免长时间处于封闭、不透气的环境,导致身体缺氧、供血不足。浴室要有通风设备,可用换气扇促进空气流通。

6、洗后做好保暖

洗完突然冷刺激会引起冠状动脉骤然收缩,一定要把身上的水擦干,披上睡衣,待身体逐渐适应外面温度后再走出浴室。▲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