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为本 政策为引 激活电器市场新质消费力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促进消费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而以旧换新政策不仅有利于推动家电行业的升级换代,还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优质、环保、智能的家电产品。
家电产业规模体量大,需求韧性强,空间仍广阔
现阶段中国经济进入稳态发展期,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2023年我国家电市场的复苏步伐未能跟上整体零售市场的速度,面临着多重压制因素且市场预期的扭转期较长,但这也意味着市场拥有较大的需求释放潜力和空间。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家电市场全年零售额8498亿;另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全球家电行业零售额保持在四万亿的规模。家电市场以其庞大的产业规模、强劲的需求韧性以及广阔的市场空间,仍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家电市场呈现,高端增长与消费左移的分化状态
在消费端,“新理性主义”逐渐成为主要趋势。消费者在坚持对高品质产品追求的同时,也积极寻找更为合理的价格。一方面,高端家电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高净值人群对高端产品的需求保持稳定;另一方面,消费主义的热潮逐渐降温,消费者趋向更加理性和务实的心态,摆脱了对“品牌溢价”和“性别溢价”的依赖,不再盲目追求“贵就是好”。“消费左移”的现象愈发明显,更多的消费者正在寻求降低高品质消费的门槛,同时保持或提升消费体验。这种趋势预示着,只有那些能够平衡价格与品质,确保良好体验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品类品质全面升维,构建家电可持续消费体系
过去,在家电普及阶段,消费者的需求通常较为直接和明确,零售渠道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合适的产品来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在当前家电更新换代时期,市场环境发生显著变化:消费者群体变得更加多元化,需求趋向个性化,销售渠道更加分散,媒介触点也更为广泛。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激发和明确消费者的需求,并提高转化率,成为了流通渠道面临的挑战。线下实体渠道需要转换思路,利用可提供真实体验的优势,通过打造场景化的体验来升维产品类别,从而更好地串联和满足用户对多品类家电的需求。
此外,通过在产品、价格、场景、服务、营销以及低碳环保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和优化,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品质和价值感。通过这种方式,家电渠道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还能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需求为本,政策为引,激活家电行业新质消费力
目前,我国的家电保有量保持在较高水平。2023年底,国内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电保有量已超过30亿台。展望未来,家电产业的需求增长主要受到四大关键因素的推动:新房装修、旧房局改、以旧换新以及以坏换新。其中,旧房改造和以旧换新的用户需求比例最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家电产品的快速迭代,以旧换新也成为促进家电消费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在智能、绿色家电日益普及的今天。
当前,我国正处于家电报废的高峰期,每年有1亿至1.2亿的废旧家电被淘汰,并以平均每年20%的幅度增长。3月13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等四大行动。方案提出,到 2027 年废旧家电回收量较 2023 年增长 30%,奥维云网(AVC)研究测算废旧家电回收量年均增长率接近7%。在这一背景下,家电行业需以市场需求为核心,借助政策引导,激发新质消费力。通过提供更高效、环保、智能的家电产品,以及便捷的以旧换新服务,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升级需求,推动家电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加强废旧家电的回收和循环利用,不仅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也能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重效益。
打通消费+回收全产业链,驱动产业周期进入良性发展通道
促进家电以旧换新市场的发展,关键在于有效串联用户需求的激发、消费转化的促进以及废旧家电的回收拆解三个关键环节。在需求激发阶段,主要依靠政府的积极倡导和渠道企业的大力补贴来刺激消费者的换新意愿;在以旧换新消费转化环节,需要解决旧家电残值评估、拆卸和运输等流程中的瓶颈问题;而在废旧家电的回收拆解环节,当前我国共有109家企业获得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资格许可,废旧家电多数需运至外地进行拆解,收集、存储和运输成本依然较高。
目前消费与回收的整个产业链条尚未完全畅通,存在一定的灰度区域和不明确性因素。唯有企业与渠道明确各自的收益点,彻底打通消费与回收的各个环节,才能有效推动产业进入一个良性的发展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