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喝水 身体会遭到“暴击”?!
秋冬季节,天气干燥,人就容易缺水。
但总有些人不重视饮水,非要等到口干舌燥的时候,才想起来喝水,殊不知,这会让人“变傻”!
不爱喝水危害大!
有研究发现:缺水会让人“变傻”,饮水不足会显著增加认知障碍风险。
此前,来自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关于中老年人饮料消费与认知障碍之间关系的研究。
这项研究共纳入了892名50岁以上的成年人,并依据认知障碍的程度将人群分为四组,分别是:正常对照组185人、主观认知能力下降组227人、轻度认知障碍组296人和阿尔茨海默症组184人。
结果发现:喝水、喝茶、喝咖啡、喝牛奶都是认知障碍的保护因素,而每日饮水量 <1500毫升(尤其是<500毫升)是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
然而,除了这坏处,总是处于“缺水”状态,还会引发下列疾病——
便秘:长期缺水,大肠会吸收食物残渣里的水分,大便也会变得干燥,容易造成便秘。
肾结石:如果身体常常处于缺水状态,很容易造成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导致尿液浓缩,甚至引发肾结石等病变。
痛风:痛风是人体内尿酸增多或排泄减少,尿酸盐沉积在关节、肾脏等部位造成的。喝水少会导致尿酸不能顺利排出体外,导致患病风险增高。
血栓:如果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饮水不足,血液黏稠度会升高,血液循环变慢,容易引发心肌梗死、脑血栓等。
关节痛:填充关节的软骨主要由水组成,当身体缺水的时候,软骨组织也会变弱并恢复得很慢,这会加重关节疼痛。
癌症:多喝水对消化道、血液、泌尿系统都有益处,也可以使患膀胱癌、前列腺癌、睾丸癌、输尿管癌和肾盂癌的风险降低。
正确喝水记住这6点!
饮水是一件好事,但饮水并非越多越好,以下几个喝水要点,一定要记住——
01、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
实际上,口渴不是一个非常灵敏的指标。
当我们感到口渴时,身体内的水分丢失已有1%~2%。
当身体水分丢失2%~4%时,机体在感到口渴的同时,已处于脱水状态,尿少、颜色呈现深黄色,这时工作和认知能力会有所降低。
02、水温35℃~40℃最适宜
对于一般人而言,饮用35℃~40℃的水最为适宜,因为这与人体内的温度相接近,让胃肠道更舒适。
怕冷人群可以选择饮用温度稍高的水,但最好不高于50℃。
03、把握好饮水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指出,成人每日饮水量应该在1500毫升~1700毫升左右。
其中包括日常饮用水,还有饭、汤、粥、蔬菜、水果和饮料中所含有的水分。
但每个人实际需要的饮水量还要根据环境温度、自身活动强度等具体情况来定,如出现大量出汗、呕吐或腹泻等水分丢失的情况,还需要适当增加水分摄入。
04、喝水不要太急
建议的饮水方式是少量多次,把每天饮水总量分配在一天中喝,每次200毫升左右。
平时没事时也随手喝一点,吃饭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喝点水。
05、别用饮料代替喝水
尤其时含糖饮料,它会导致肥胖,还会带来更多的健康问题,尤其不利于牙齿健康。
06、尽量少喝冰水
水温过凉会刺激到心脏,因为低温的水会袭击冠状动脉遇冷收缩,影响心脏的工作,不利于血液循环,还会增加心绞痛、心梗等疾病的发生风险。
如果实在是不想喝热水,水温也要在20℃~30℃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