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膜行业分析 反渗透膜需求持续增长

慧聪净水网 2022-10-17 10:10 来源:中研网

反渗透膜行业分析

反渗透膜属于有机膜,是一种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是反渗透技术的核心构件。反渗透技术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

膜工业产业链自上而下包括:膜材料制造、膜组件制作、水处理工程建设、水处理设施运营维护。上游膜材料的性能和价格直接影响膜组器设备的性能、膜法水处理工艺的优化空间和水处理设施的投资成本与运营费用,因此该行业成熟的经营模式是向融膜材料研发生产、膜组器设备制造和工程化实施为一体的方向发展。膜材料的分离透过性能(产水通量、脱盐率等)、物理性能(结构性能、机械性能等)、化学性能(耐氧化性、耐酸碱性等)直接决定了膜产品的分离效果和效率。膜材料的研发和制造是膜产业链的核心环节。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分析,RO反渗透膜行业经过近十年的高速发展,已开始步入平稳发展期,尽管营业额还在快速增长,经营利润的增长已趋缓定。目前全行业企业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在作好市场的同时,深入研究产品与技术,从集约化经营中寻求发展。面对如此巨大且持续发展的膜产品市场。面对入世压力、与外企国内建厂的严峻形势,我国膜生产行业的技术与材料国产化的步伐缓慢。

在反渗透膜及纳滤膜市场上,国外企业起步较早,行业经验丰富,研发和生产技术先进,占据了全球大部分市场空间。根据中国膜工业协会相关资料显示,2019年全球海湾以外国家和地区反渗透膜市场几乎被美国杜邦水处理(原陶氏化学有限公司)、日东电工集团/美国海德能公司、日本东丽、科氏、苏伊士(原美国通用水处理)、中国时代沃顿等七家公司垄断;在国内市场,我国反渗透膜及纳滤膜市场曾长期依赖进口,被国外企业所垄断。

目前中国反渗透膜市场90%为进口膜,其中,美国海德能公司(Hydranautics/Nitto Denko)与美国陶氏化学公司(Dow  Chemical/Filmtec)的膜产品占据了我国约70%的市场份额,其余国外膜厂商,如美国Koch/Fluid  System、Osmonics/Desal、韩国世韩(csm/Saehan)、日本东丽(Toray)等公司共占据了约15%的市场,国产膜只占据了10%左右的市场。

经过长期的发展,中国的反渗透膜行业已经初具规模,在中低端产品领域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并凭借较高的性价比、快速的用户响应能力积极拓展市场,促进了中国反渗透膜行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但相比于陶氏、东丽等国外领先企业,中国反渗透膜行业规模相对较小,且受制于技术水平,高端产品开发及产业化能力严重不足。未来,基于良好的市场前景,中国反渗透膜行业将加快发展步伐,在研究成果转化、技术引进及新产品生产、推广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扩大产品生产规模,提升行业的产业化能力,缩小与陶氏、东丽等国外领先品牌的差距。

反渗透膜需求持续增长

目前全球水处理膜市场规模约在300亿美元左右,中国约在84.7亿美元左右,占比全球市场28.53%,预计2027年将达到12.79亿美元,届时全球占比将达到32.78%。就其应用结构而言,目前国内反渗透膜占比水处理膜市场规模50%以上,测算在42.4亿美元以上。目前行业国内整体需求来源与市政和工业污水,随着消费水平持续提升,反渗透膜需求持续增长。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