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接触用抗菌PP材料抗菌长效性的研究
论文价值的评定意见:
由于净水设备中与水接触的塑料材料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极易在其表面滋生细菌,存在饮水菌落总数超标的风险。此难题长期以来未得到妥善解决。该论文通过对比的方法,较深入地研究了该类抗菌材料的性能,研究结果对于今后该材料的广泛运用奠定了良好实验基础。
邹永昆(1,2) 张艳鹤(2) 李忠华(2) 李振湖(3 )刘芳(1)
1.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3.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摘要 Abstract
接触饮用水的塑料表面容易滋生细菌等微生物,导致饮用水中微生物超标,对饮用水卫生安全和人体健康产生巨大的威胁。研究玻璃载银、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PHMG)和聚丙烯接枝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PP-g-PHMG)三种抗菌材料对PP塑料物理和加工性能、饮用水接触卫生安全性能、抗菌性能以及抗菌长效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P-g-PHMG抗菌改性PP材料表现出优秀的物理加工性和卫生安全性,初始抗菌率大于99.99%,经过80℃连续水煮81天老化后的抗菌率大于99.9%,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和抗菌长效性。相比于玻璃载银和PHMG抗菌材料,PP-g-PHMG抗菌材料在卫生安全性和抗菌长效性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有极大前景应用于接触饮用水的长效抗菌PP塑料零部件。
关键词 Keywords
饮用水;卫生安全;抗菌性能;抗菌长效性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2.02.011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饮用水卫生安全和健康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净水机、饮水机及净饮机等水净化处理家电产品的需求剧增。然而,水净化处理家电产品中与饮用水接触的塑胶零部件(例如水箱、水管等)表面容易滋生细菌等微生物,这会导致饮用水中微生物超标,对饮用水的卫生安全和人体健康产生巨大的威胁[1]。本文基于非溶出型、接触破坏式抗菌机理,研究了聚丙烯接枝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PP-g-PHMG)对PP塑料物理和加工性能、卫生安全性能、抗菌性能以及抗菌长效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食品卫生级聚丙烯PP原料: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牌号EPC30R-H;抗菌母粒A:A材料公司提供,主要抗菌成分为玻璃载银;抗菌母粒B:B材料公司提供,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PHMG;抗菌母粒C:C材料公司提供,主要抗菌成分为聚丙烯接枝聚六亚甲基胍盐(PP-g-PHMG)。
1.2 试验和测试仪器
单螺杆注塑机:SA-900型,宁波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ZBC7000型摆锤冲击试验机,ZRZ1452型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CMT4204型电子拉力试验机,深圳市新三思材料检测有限公司;恒温水浴锅:HH-S型,金坛市金南仪器制造有限公司。浊度仪2100N、多参数水质测试仪HQ440d、原子吸收光谱仪AA70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9820。LDZX-50KBS型高压灭菌锅,DB5000BII型生化培养箱,SX-BHC-1000A2型生物安全柜。
1.3 抗菌PP材料制备
采用PP原料对单螺杆注塑机炮筒充分洗机,注塑温度为200℃。注塑机洗机完成后,将PP原料注塑成相应规格的样片,记为1#样品。三种抗菌母粒均按照质量比为5%的添加量进行准确称量,将称量好的抗菌母粒A、B、C分别与PP原料充分混合均匀后倒入料筒,由单螺杆注塑机进行熔融注塑成待测样片,分别记为2#、3#和4#样品。
1.4 测试和表征
密度按照GB/T 1033.1-2008《塑料 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 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测试。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按照GB/T 3682.1-2018《塑料 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MVR)的测定 第1部分:标准方法》测试,测试条件为230℃×2.16 kg。拉伸强度按照GB/T 1040.2-2006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 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测试,哑铃型样条尺寸为165 mm×10 mm×4 mm,试验速度50 mm/min。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按照GB/T 9341-2008《塑料 弯曲性能的测定》测试,样条尺寸为80 mm×10 mm×4 mm,跨度64 mm,挠度8 mm,实验速度2 mm/min。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按GB/T 1843-2008《塑料 悬臂梁冲击强度的测定》进行测试,样品尺寸为80 mm×10 mm×4 mm,缺口类型为1A。
卫生安全性能测试按照《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卫生安全评价规范(2001)》附录A进行,浸泡时间(24±1)h,浸泡温度25℃±5℃。
抗菌性能按照GB 21551.2-2010《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 抗菌材料的特殊要求》中附录A贴膜法进行测试和计算抗菌率。抗菌率计算公式为:
其中:R为抗菌率;B为空白对照样品平均回收菌数,单位为CFU;A为试验样品平均回收菌数,单位为CFU。
抗菌性能的长效性测试是将50 mm×50 mm×2 mm的抗菌PP材料1#、2#、3#、4#样品完全浸没在装有80℃去离子水的恒温水浴锅中,连续水煮81天后取出样品再测试抗菌性能。
原始和经80℃连续水煮81天后的普通及抗菌PP材料实物照片采用索尼DSC-RX100M3型号数码照相机拍摄。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理和加工性能
为了研究抗菌剂的添加对PP材料物理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影响,测试了普通PP材料(1#)和3种抗菌PP材料(2#、3#、4#)的密度、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拉伸性能、弯曲性能、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等,结果列于表1。从表1可以看出,3种抗菌PP材料的密度和MFR均略高于普通PP材料,表明抗菌剂的添加一定程度上提高了PP的加工流动性,有利于抗菌PP材料的成型加工。另一方面,3种抗菌PP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等力学性能与普通PP材料无明显差异,表明3种抗菌剂材料的加入几乎不影响PP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分析可能是由于抗菌剂材料总的添加量非常小,对PP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影响十分有限。
表1 普通及抗菌PP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
2.2 卫生安全性能
为验证抗菌PP材料在接触饮用水的塑胶零部件上应用的可行性,需要测试抗菌PP材料的卫生安全性能。根据标准方法对普通PP材料(1#)和3种抗菌PP材料(2#、3#、4#)样品进行浸泡处理后,取浸泡水样进行检测,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中可以看出,相比于原始标准浸泡液,普通PP材料和3种抗菌PP材料在浸泡24 h后的感观性状指标、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的增加量均在《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卫生安全评价规范》(2001)的要求以内,有潜力应用在与饮用水接触的PP塑料零部件上。但需注意的是,抗菌PP材料2#浸泡后虽满足卫生要求规范,但浸泡液中银的增加量为4.25 μg/L,接近5 μg/L限值,长期使用后银析出累积量超标的风险较大,这可能是因为玻璃载银抗菌剂在水浸泡环境下,银离子大量溶出释放到水中所导致[2]。抗菌PP材料3#的浸泡液的耗氧量增加量明显高于2#和4#,耗氧量值与浸泡液中有机物含量强相关,这可能是由于抗菌PP材料3#中抗菌剂有效成分主要是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PHMG,其分子量不高,水溶性大,在水浸泡条件下溶出释放出来导致浸泡液中有机物含量增大[3]。抗菌PP材料4#的浸泡液的各项指标的增加量均非常小,与食品卫生级PP材料1#差别不大,远低于卫生安全规范中限定的增加量,卫生安全风险较低,这可能是由于抗菌PP材料4#中主要抗菌成分为聚丙烯接枝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PP-g-PHMG),PHMG通过化学键键合接枝到PP大分子主链上,不易析出和溶解到水中[4]。因此,从接触饮用水的卫生安全性考虑,PP-g-PHMG改性抗菌PP材料更适合应用于与饮用水接触的塑胶零部件。
表2 普通及抗菌PP材料卫生安全性能测试结果
2.3 初始抗菌性能
本研究采用GB 21551.2-2010《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 抗菌材料的特殊要求》中附录A贴膜法对所制备的3种抗菌PP材料进行抗菌性能测试,普通PP材料(1#)作为空白对照样,测试菌种为大肠杆菌(AS 1.90)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S 1.89),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中结果可以看出,普通PP材料表面接种菌液培养24 h后平均回收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数分别高达1.7×106 CFU和2.1×106 CFU,说明细菌十分容易在PP材料表面繁殖增生。3种抗菌PP材料表面接种菌液培养24 h后,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菌数均少于20 CFU,经计算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均大于99.99%,表现出优异的初始抗菌效果。这是由于抗菌PP材料2#是依靠玻璃载银溶出释放的银离子,一方面可与带负电的细菌细胞膜发生电荷吸引,引起细胞膜电荷失衡而破裂,细菌中遗传物质流出而死亡[5];另一方面,银离子与细菌中蛋白酶上巯基、氨基反应,使蛋白酶失活导致细菌无法正常代谢和繁殖[5]。对于抗菌PP材料3#和4#,其主要依靠带有正电荷的PHMG与带负电荷的细菌细胞膜产生静电结合,PHMG较长的疏水烷烃链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导致细菌的死亡,表现出优异的抗菌性能[3,4]。
表3 普通及抗菌PP材料的初始抗菌性能
2.4 长效抗菌性能
采用索尼DSC-RX100M3型数码照相机拍摄了80℃连续水煮81天前后的样品实物图(与实物比例为1:1),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普通PP材料和抗菌PP材料经80℃连续水煮81天前后的表面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黄变和粗糙化,这是由于长期高温水煮导致材料老化。
图1 原始(上)和经80℃连续水煮81天后(下)普通及抗菌PP材料样品的实物图
采用80℃的去离子水对普通和抗菌PP材料连续水煮81天加速老化后取出再测试抗菌性能,以评估抗菌PP材料抗菌性能的长效性。表4列出了普通及抗菌PP材料经过80℃连续水煮81天后的抗菌性能结果。从表4中可以看出,抗菌PP材料2#经过高温长期水煮后,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效果明显下降,抗菌率分别仅为68.75%和70.40%,表现出较差的抗菌长效稳定性,这可能是由于玻璃载银抗菌PP材料在长期高温水煮时,材料表面的银离子加速溶出释放水中,材料表面银含量下降,从而导致抗菌作用明显衰减[6]。抗菌PP材料3#经过长期高温水煮后,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分别仅为56.25%和40.00%,抗菌长效性较抗菌PP材料2#差,这可能是由于抗菌活性成分PHMG在长期80℃热水作用下,加速向材料表面迁移和向水中溶出和分解[6],从而导致材料抗菌性能下降。值得注意的是,抗菌PP材料4#经80℃连续水煮81天后,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仍然保持在99.9%以上,表现出优异的抗菌长效稳定性。这可能有两方面原因:第一,相比于小分子PHMG,PHMG经过化学键接枝到PP分子链上后热稳定性提高,长期高温水煮下不易分解[4,7];第二,接枝到PP分子链上的PHMG受到化学键的约束,不易溶解析出到水中[5,7]。这两方面的协同作用保障了PP-g-PHMG抗菌改性PP材料中抗菌活性成分稳定存在,因此表现出优秀的抗菌长效性。
表4 普通及抗菌PP材料经80℃连续水煮81天后的抗菌性能
3
结论与展望
本论文研究了玻璃载银、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PHMG)和聚丙烯接枝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PP-g-PHMG)三种抗菌材料对PP塑料物理加工性能、接触饮用水卫生安全性能、抗菌性能以及抗菌长效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P-g-PHMG抗菌改性PP材料表现出优秀的物理加工性和卫生安全性,初始抗菌率大于99.99%,经过80℃连续水煮81天老化后的抗菌率大于99.9%,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和抗菌长效性。相比于玻璃载银和PHMG抗菌材料,PP-g-PHMG抗菌材料在卫生安全性和抗菌长效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有极大前景应用于接触饮用水的长效抗菌PP塑料零部件。
参考文献
[1] 李小娇, 王秀萍, 董玮利, 俞国新. 家电抗菌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 家电科技, 2020(02): 52-55.
[2] 王静, 王晓燕, 水中和, 等. 玻璃载银抗菌材料的Ag+溶出性质及与大肠杆菌作用机理[J]. 材料导报, 2018, 32(08): 2709-2714.
[3] 赵文静, 韩华, 李娜, 等. 两种抗菌剂对棉纤维抗菌改性的效果对比[J]. 产业用纺织品, 2020, 38(10): 46-54.
[4] 贡吴玲, 危大福, 张韶天, 等. 非溶出抗菌聚乙烯醇/聚己基胍盐酸盐水凝胶及其增强[J]. 高分子学报, 2020, 51(12): 1347-1355.
[5] 王静, 水中和, 冀志江, 等. 银系无机抗菌材料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13, 27(09): 59-66.
[6] Zhao X Q, Wahid F, Zhao X J, et al. Fabrication of amino acid-based supramolecular hydrogel with silver ions for improved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J]. Materials Letters, 2021, 300(08): 130161.
[7] 杨浩, 张师军. 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在抗菌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合成树脂及塑料, 2019, 36(05): 9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