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下的家电业会迎接哪些挑战?

慧聪净水网 2021-03-22 10:40 来源:家电网

慧聪净水网碳达峰、碳中和,作为今年两会最大的热点之一,在备受热议的同时,也成为了资本市场最热的概念。然而和碳中和相关的并不仅仅是“节能减排”,几乎各行各业都受到了相应影响,其影响之大,程度之深甚至可以说是“重塑中国经济格局”。其中家用电器产品作为居民能源消耗的第二大来源,将会成为达成碳中和目标的核心对象。

这将会对家电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1

低碳经济势在必行

自工业化以来,全球地表温度就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到目前为止,已经对全球的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环境造成了重要影响。为此,需要通过全球合力,降低全球的碳排放量,来维持地表温度的稳定在不超过2℃,需要在2070年前实现全球碳中和。

因此,2015年《巴黎协定》中指出: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并努力限制在1.5℃以内。国际能源署认为,要实现“2℃”的目标,还需要再削减约35%的碳排放。

其中我国作为制造业强国,在2020年下半年承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顶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为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植树造林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从今年1月1日起,我国已经开始正式启动首个履约周期,并一直执行到今年12月31日。在此期间,将会从国家层面将温室气体控排责任压实到2225家发电行业。

尽管家电业并不在今年首个履约周期涉及的企业中,但是国家通过市场倒逼机制,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势在必行。据了解,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或地区在上世纪90年代实现碳达峰,目前碳排放已经与经济脱钩。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目前仍处于碳排放增加的阶段。而中国承诺在未来的四十年内实现碳中和,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这意味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不会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其中家用电器作为居民能源消耗的第二大能源,一面的居民碳排放中有高达30%来自家用电器。这意味着家电业在未来数年内,将会率先纳入到履约周期中。这将对家电行业产生两大影响。

一方面,是家用电器自身消耗能源产生的排放将会受到控制,另一方面,作为制造业的代表之一,家用电器生产、回收过程直接或间接产生的碳排放,也将受到限制。可以说,家电制造的整个产业链,在国家层面的推动下,都将迎来“绿色化”、“低碳运行”的要求与变革。

2

家电业迎接挑战

制造业产业链,在碳中和的要求下,将会得到重构。

以冰箱为例,要实现碳中和,需要从产业链的源头开始,这意味着负责组装的企业要实现碳中和,负责提供零部件和原材料的环节要实现碳中和,生产制造的环节要实现碳中和,在物流运输的环节要实现碳中和,乃至于在家电销售的环节也要实现碳中和。

这意味着,整个产业链都会形成一个全新的标准。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全球制造业的产业链将会进行新的国际合作、国际分工。在此期间,将会形成新的产业格局。

其中最明显的表现是,中国传统制造业的成本优势将会减弱。碳中和带来的印象是全产业链的,从电力蔓延到能源消耗大户,再到各种周期行业上,伴随着传统能源用量的减少,高耗能企业的成本会得到增加,再加上制造业近年来不断上升的成本,将会从两个方面导致传统制造业的成本优势加速流失。

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考验的不仅仅是自身产线对碳中和目标的适应能力,甚至可能需要联合起来对产业链进行改造。从产业链的角度来说,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此外,为减少家用电器的碳排放量,我国可能会加强对家用电器的能效管理。其中美的集团创新中心主任李金波建议,健全“碳标识”法规,建立中国家电产品排放评价标准,建立中国家电产品“碳标识”。从“有法可依”层面来看,我国将会持续完善碳标识制度的法律法规,家用电器能耗问题将会受到严厉的监管。

不管是从产业链角度,还是产品的角度来说,家电业走向低碳经济发展道路的解决办法,都只有提升技术水平。不仅是提升产品的节能效果,更重要的是,在转向使用清洁能源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继续维持低成本优势,才得以迈进“碳中和”时代。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