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业在家电市场上要敢于担当:向行业恶习亮剑
慧聪净水网大企业从做大做强的第一天开始,就注定了要比中小企业肩负更多的行业担当和社会责任。因为大企业在中国家电产业和社会环境中,不能只是规模大,还要责任多,意识强。
没错!大企业的确是每一轮家电产业洗牌、市场竞争白热化之后的最大赢家。收获的不只是市场份额、用户订单,还有未来产业竞争的定义权、消费趋势的话语权。但是,不要忘记了,大企业还是家电产业的“中流砥柱”,更是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指路明灯和发展基石,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产业担当,更大更艰巨;所要面临的转型变革和科技创新风险,同样是超出了很多中小企业的想象。
所以,在这一轮家电产业的变革关键时期,家电圈认为,大企业必须要比中小企业承担更多的责任与担当,需要更大的视野、格局和胸怀。绝对不是嘴上说说的坚持“长期主义”,还需要在实际的市场行动中的抛出“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手段、方法和策略。绝对不能说一套做一套搞两面派的商业“无间道”,必须要在这一轮的产业变革中动真格、发真功、为行业寻找出路。
简单来说,在今后几年的家电市场上,大企业必须要“敢作敢当”,必须要“勇于试错不怕输”、“敢于坚持真投入”,不要被外界一时的舆论和节奏、以及市场的假象所迷惑和误导,更不能成为一些中小同行“乱拳打死老师傅”的那个对象。除了在战略上有明确的目标、方向和愿景,同时在旗下各个部门和团队的市场经营过程中更要有“上下同心”的一致认知。
当然一直会有人对家电圈的观点持反对意见。认为,企业不管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是为了自身的发展负责、不要去操心行业和产业的未来。做好自己比什么都重要。显然,这种观点属于典型的“战略上短视、策略上狭隘”。
因为,对于行业、产业,以及国家、社会来说,每家企业不管大小、强弱,都先天性承担着壮大行业,以及服务社会、活跃经济等多种隐性的责任和担当。只是大企业受到自身的规模、营收,以及利润和员工数量等影响,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要多一些,大一些。
从商业的角度来看,所有企业的天职,是赚钱、盈利,服务股东、员工,并让用户和客户满意;但是,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不只是独立的个体,还是社会的一分子,行业的一部分,特别是对于头部企业、领军企业来说,更应该不能局限于自身的“小利得失”,还要兼顾社会和行业的“大利成果”。必须要为行业引领,为中小企业定规矩。
那么,大企业在这一轮家电产业的变革期和市场的动荡期,又应该如何实现长期主义下的“敢作敢当”,家电圈认为,有两点必须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变革:
第一,坚持不打低价格恶战,不将消费导向推向“只比价格”的死胡同之中,要敢于带领整个行业回归到产品、技术、服务、体验驱动用户需求,激活存量市场发展的正轨中来。低价格战的本质,就是一种战略上偷懒,战术上投机的策略,带给产业的结果永远是“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死胡同,最终解决的只是一时规模和业绩的波动,并没有创造用户、激活需求,属于最最低级的“1+1”算术题,没有给行业创造价值、给企业开拓空间,反而误导用户的认知和选择。
第二,坚决不搞投机行为、不耍小聪明、不玩小伎俩,必须要带领行业走正道、扬正义,弘扬正确的产业价值观和企业发展观。多年以来,大量的家电厂商为了在市场上抢眼球,抢用户,在产品宣传上的夸张夸大已经成为常态,更为恶劣的手段则是在一线市场营销推广过程中“无中生有”、“恐吓惊吓”,甚至是“欺骗造假”。这虽然给一些厂商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回报,也带来了“一夜成名”的荣光,却不能带来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潜力。走正道,靠的就是企业的诚信与务实,好产品的服务和体验,以及好服务的持续与坚守,才能真正推动整个行业的所有参与者,真正为用户创造价值而不是带去低价和惊吓。
未来,随着家电产业的洗牌加速并加快,大量中小家电企业们要么出局、要么被收购,届时大企业的份额会更大,但所要面临的责任与担当也会更多。这个时候,更需要大企业拥有更高的觉悟和担当,在市场竞争中敢于担当、敢于向恶习说不,保持股东与用户利益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