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电三巨头年报陆续出炉 多元化是共同选择
慧聪净水网中国是全球家电制造第一大国,在国内第一大家电企业之争,由来已久。众人皆知,目前中国最优秀、实力最强的三家家电企业分别是:美的、海尔、格力。但是,三巨头的发展路径、经营模式、企业风格不尽相同,经营结果也有很大差别。
近日,各家电企业相继发布了2017年业绩年报,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忧。各品牌的年报信息透露出,2017年整个家电行业品牌呈现马太效应的趋势日益明显,多数通过了产业结构调整、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在营收和净利润均保持了增长趋势。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新的竞争已经开始出现,谁能在新一轮的竞赛中脱颖而出?而中国两大著名家电集团——美的集团与海尔集团,营业收入不约而同定格在“2419亿元”这个奇妙的数字上。中国家电业第一之争出现了打成平手的新局面。
海尔、美的和格力被誉为白电行业三巨头,近两年来经过大刀阔斧的跨界或同业并购重组,以及持续不懈的多元化发展布局,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发展路径。
美的集团于2018年3月30日晚间发布年报,公司2017年实现营业总收入为2419.19亿,增长51.35%,净利润186.11亿,增长17.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3亿元,增长17.70%,每股收益2.66元。
此前2018年1月6日,海尔集团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2419亿元,同比增长20%;利税总额突破300亿元,其中经营利润同比增长41%。
目前格力的年报虽然没有发布,但其去年三季报显示,格力2017年前三季度营收1109亿元,同比增长34.5%;归母净利润155亿元,同比增长38%。毛利率达到31.4%。
美的集团过去历史业绩也表现优异,多元化业务使其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品牌力+技术同样是其护城河,高层管理者的战略发展眼光更是让公司的未来有无限可能。并购库卡借助机器人产业开启自己的第二赛道,未来终会转化为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科技集团。
青岛海尔的多元化业务也非“泛而不精”,冰箱、洗衣机均市占率第一,始终坚持自主创牌,海外市场竞争实力不断提高,其经营改善和全球化协同逐步显现,未来待其海外销售费用控制良好,公司整体净利率将进一步提高。现阶段除了继续海外自主品牌的发展外,将家电与家居结合,打破行业边界创造“海尔智慧家庭”。
格力电器在单一领域的极致化发展铸成了领先技术+品牌与口碑并行的护城河,表现优异的各项财务指标+空调行业的绝对领导地位+对供应商的强话语权使得格力备受市场青睐,对其担忧是可能面临单一化业务的瓶颈,如何借用已经在空调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打出一张在新领域扩张的“漂亮牌”,是它未来要面临的难题。
有业内人士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家电企业的第一之争,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加速了企业的竞争,活跃了技术的创新。企业之间的比拼较量宛如一场长跑比赛。如今,在这一时点上,中国海尔集团与美的集团两大制造商共同交出了2017年营业总收入2419亿元的成绩单,就这一关键指标双方打成了平手。
家电行业分析师刘步尘介绍,海尔集团与美的集团产业格局高度相似,只在个别领域稍有差别,美的没有手机业务,海尔机器人布局则不如美的深入。美的收购全球四大机器人公司之一的德国库卡集团后,欲在一般工业领域的智能化生产以及未来家用机器人市场夺得更多话语权。”
和海尔、美的不同,格力走的是自主创新道路。董明珠接受采访时说,人工智能时代,格力并未感到恐慌,而是感到骄傲。“从专业化到多元化,格力一直坚持自主创新。目前来看,格力电器的收入构成中空调占到80%以上,但这并不能阻止5年来格力在多元化发展上的不断尝试。格力曾先后进军小家电、手机、智慧装备等领域,目前在数控机床领域也已达到较高水准,我们相信格力的自主创新一定会有成果。”
过去多年来,格力一直是三大家电巨头中经营质量和专业度最好的那个,这一点从其盈利能力得到证明。但是近年来,格力越来越给人以“噱头大于内容”的感觉。以进入手机行业为例,董明珠吆喝了两年了,也没见格力手机在市场上销售,官方释放出来的“销量”更是一变再变。再以价格战为例,一直以来,格力以坚定反对“价格战”著称,但近些年,格力三番五次主动挑起价格大战。格力电器多年来一直高速增长,到2015年增长戛然而止,并掉头向下。过去的2017年格力表现如何,我们也期待年报的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