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市“四举措”确保人畜饮水和农业生产用水
慧聪净水网去年今春,隆昌市遭遇秋冬干连春旱,特别是3月以来,气温骤升,全市降雨较同期明显偏少,水利工程蓄水量不足,农田干旱面积达21万余亩,占全市农田面积的68%,旱情严重。为此,隆昌市坚持“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的原则,分清轻重缓急,科学制定用水计划,确保人畜饮水和农业生产用水。
开展渠道巡查维护。市沱灌工程管理处、各镇(街道)对管辖的渠道进行全面检查、清淤、维修、整治,提高输水利用率,并督促内江城市过境高速公路K16+390渡槽工程加快建设,确保供水渠道、提水设备安全运行。截止目前,巡查渠道235公里,渠道清淤5100方,整治水毁渠道23处,维修闸门16处,检修保养提水设备16台。
做好水库蓄水保水。督促古宇庙水库、柏林寺水库、严家滩水库管理所和19个镇(街道)管好辖区内的水库、山坪塘、石河堰、囤水田等水利工程蓄水,春灌期间坚决禁止山坪塘和囤水田等放水捕鱼、采藕等行为;组织发动群众捶田坎、糊田边,防止水资源流失;抓住每一次降雨机会,充分拦蓄径流,保证春灌和抗旱用水。
优化春灌供水调度。制定春灌供水调度方案,优先考虑确保城乡居民生活饮用水,古宇庙灌区计划4月8日开闸放水,5月5日结束,计划放水1600万方;石盘滩灌区于4月2日启动了沱江提水,预计5月10日结束,计划提水800万方;届时能满足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强化抗旱减灾服务。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市水利工程管理站等部门及时调查旱情发展情况,加强气象部门的联系,做好旱情分析预测,并进一步落实完善全市抗旱应急预案。成立隆昌市抗旱工作领导小组,19个镇(街道)组建了抗旱应急服务大队。目前,组织调配抗旱应急送水车13辆,为旱情严重的圣灯镇五口村、天乐村、天螺村等村社开展送水服务,累计送水7天达162吨,解决了1600人饮水困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