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硬度高与海水淡化水有关?青岛海洋发展局回应民生关切
11月11日下午,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孟庆胜做客民生在线直播室,围绕“加快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 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主题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
在网谈中,有网友提问“家中自来水硬度高、口感差,是否与海水淡化水有关?”对此,孟庆胜回复,经了解,自来水硬度高,与海水淡化水基本上没有直接关系。 硬度高更常见的原因是所在地区的水源本身(如地下水或水库水)矿物质含量就高。青岛的水源地多数是地表水(河流/水库水),水在汇集的过程中流过石灰岩、石膏矿等地层时,会溶解大量钙镁离子,导致水质硬。
海水淡化水是通过反渗透等技术将海水中的水分子和溶解在水中的盐分、矿物质(包括形成硬度的钙镁离子)分离开。经过淡化处理后的水,是纯度极高的“软水”,几乎不含任何矿物质。所以,海水淡化水恰巧是一个改善硬度的水。因此,家中自来水硬度高的主要原因还是与当地天然的水源水的硬度较高有关。
有网友好奇“贻贝为什么叫‘海底鸡蛋’?”孟庆胜表示,贻贝被称为“海底的鸡蛋”,核心是因为它的营养密度和鸡蛋高度相似。贻贝蛋白质含量突出,氨基酸组成接近人体需求,易被吸收,同鸡蛋一样是优质蛋白质来源。该叫法是民间对其营养价值的通俗肯定,既体现了贻贝和鸡蛋在营养供给上的等价性,也因为两者都是日常易获取、性价比高的营养食材,容易被大众理解和记忆。
网谈中,有网友建议:一些人在处理海产品时遭到海水弧菌感染,所以在捕捞海产品,能不能在第一时间将海产品上面的弧菌进行消杀,并对海水当中的弧菌加大消杀力度。对此,孟庆胜表示,海洋弧菌是海洋环境中的自然菌群,海产品表面极少量存在是正常现象。
海洋水体体量极大,无法实现对自然海水的弧菌消杀,过度消杀可能破坏海洋生态;捕捞现场缺乏专业消杀条件,盲目使用消毒剂会破坏海产品品质,还可能导致消毒剂残留。海产品通过清洗、烹饪(彻底加热)可以杀灭弧菌,请广大市民在处理海产品时穿戴防水手套、避免裸露伤口接触海水,同时彻底加热海产品后再食用。
针对网友关心的“青岛对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有哪些正在实施的项目和成效?”孟庆胜称,按照国家关于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等有关要求,青岛市坚持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突出重点的原则,统筹生态修复与防灾减灾,先后组织实施了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16个,目前正在组织实施灵山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和鳌山湾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共争取中央资金18亿元,撬动地方和社会资金投入约130亿元,整治修复滨海湿地面积约2300公顷,修复海岸线约110公里,初步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良性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