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消费者难搞还是家电企业乱搞?

慧聪净水网 2025-11-11 10:06 来源:家电圈

是消费者难搞还是家电企业乱搞?

这是一个好问题,值得家电厂商接下来拿出时间仔细分析和复盘,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贺扬|撰写

今年以来,谈到一线市场的经营与深耕,无论增量消费的抢夺,还是存量消费的激活,都绕不开一个共同的话题——很多家电厂商认为,现在的消费者,真的是太难搞了。

站在家电厂商的角度,现在的消费者需求,不只是多变,而且要求更多。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既要、还要、又要、更要”这种典型的多要素叠加,逼着所有家电厂商必须要联手搞定“品质、性能、价格、运输、安装、维修”等多个环节,才能收获来自用户的芳心。稍有不慎,毁掉一个用户的口碑,也就是分分钟的事。

曾经有多位家电企业的负责人,与家电圈交流时,毫不掩饰地谈及当前的中国消费者:年轻,有热情、有知识、眼界高,看到的好东西越来越多。但是,对于产品质量、产品服务的要求,是全世界最高的、也是最多的。

不过,站在很多消费者的角度,对于家电产品和家电企业的品质、服务和营销,却是另一番的认知和评价:

一是,普遍感觉是现在的家电质量,比如稳定性、可靠性,完全不如以前的老产品。唯一变化,就是现在的家电越来越洋气、靓丽,但实用性确实不行了;二是,普遍认为,便宜也能买到好货。那些高端精品和科技新品,就是暴利和智商税。家电不需要买太贵的,便宜好用、实用就行,反正用坏了再买;三是,普遍认为家电服务就应该是免费的,服务收费就是乱搞乱来,甚至包括材料费、高空作业费等特殊费用,也应该免费才行。

这种巨大的差异背后,到底是年轻一代的主流消费群体,越来越难搞,越来越挑剔了?还是,众多家电厂商最近几年,在一线市场上的折腾、忽悠和虚假宣传等乱搞,带偏了主流消费的认知和观念?

对此,一位长期深耕乡镇市场的家电经销商指出:以前大家都在说家电会越来越便宜,但从来没有说过家电质量越来越差。当用户被便宜的家电产品价格洗脑以后才发现:产品质量好、服务好、价格更便宜,应该多好呀!但是,对于工厂来说,这实在太难搞了。比如说,面对持续上涨的铜等原材料,很多家电产品还在降价。

现在,很多消费者心中的“一分价钱一分货”,并不是价格与价值的匹配,而是“一分钱半分货”的名不副实。原因就在于,很多家电厂商在产品宣传、推广过程中,普遍出现了“偷工减料”和“夸大宣传”的策略,造成用户的认知偏差和信心缺失。最终,导致一些消费者过度追求便宜的家电产品,还有一些消费者则害怕买不到高品质的好产品。

对此,一位家电企业人士却有不同的意见。在他看来,“有利可图,家电产品的什么功能都可以有、什么服务都能满足!没有利润,消费者还想什么便宜有好货,什么服务都能免费提供?当一台大家电零售利润只有几十块的时候,还期待家电厂商能提供更好的服务,还期待家电工厂可以守住良心和底线不减配不偷工减料?绝对不可能!”

聚焦家电企业与用户这些年来,在一线市场上出现的上述“爱恨情仇”局面,家电圈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企业和用户原本是一条船上的人,却在最近几年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出现严重分化和对立。

核心矛盾,就是用户希望家电产品“价格便宜、功能丰富、品质稳定,以及服务能持续免费包修”,而家电企业则希望越来越多年轻用户,“愿意为好产品、新科技、好服务付费买单”,而不希望更多用户掉进“低价格的泥潭之中”。用户要便宜、想占便宜,而工厂要利润、要高质量发展。

当前聚焦一线家电市场的消费群体,主要厂商的任务和重心,不是在消费培育和消费引导上,而是消费群体的快速抢夺和潜在消费需求的刚性激活上。这也就造成了当前家电消费市场上,很多厂商的经营性难题和挑战,疲于通过低价格、免费服务等概念和噱头收割消费,而不是通过科技、品质、体验、服务等真功夫去经营并赢得用户。

这个问题,接下来应该引发头部家电企业和商家的系统性反思。目前来看,众多家电厂商的困惑在于,投资用户需要时间、需要资源,更需要耐力与耐心,还需要快速能见效,所谓的“投入产出比”要高。但是,很多家电厂商的经营陷入了阶段性动荡,为了活下去必须要减少投入,增加产出。

由此,面对市场上的用户需求和选择变化,家电圈认为,众多家电厂商要么是在沉默中引爆,要么是在观望中沦陷,取决于不同企业的不同选择!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