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阶段电器市场争夺的周期机会

慧聪净水网 2025-11-07 10:02 来源:家电圈

下一阶段电器市场争夺的周期机会

市场是开放的,需求是动态的。对于家电产品的主流消费来说,无论是新增,还是换新,都是稳定的、持续的。所以,接下来家电厂商在一线市场争夺的周期性机会,多且明显。

池栾|撰稿

目前,抛开家电厂商没有决定权的“国补政策”何时恢复正常等问题,对于一线市场来说,更多厂商最为关心和关注的,则是一线市场上可以抓住的商业机会,还有哪些?还有多少?

在家电圈看来,从7月以来,到双11大促即将进入尾声,整个家电市场的出货并没有那么夸张的差。事实上,不管是海尔、美的、海信、长虹、格力、TCL、方太、老板、华帝、小熊等家电品牌,还是天猫、京东、苏宁易购、拼多多等家电渠道,一直处在市场推广、卖货的持续抢夺中,需求一直处在稳步放量之中。

与去年同期的市场规模高位相比,下半年以来家电市场的出货量,出现部分的回落和调整,这是正常的商业现象。同时,让一些家电厂商最为头疼的则是竞争白热化之下的利润下行,也是短时间经营转向的必经之路。在家电圈看来,家电市场的基本盘很稳,家电消费的周期性机会明显。

具体来看,接下来一段时间,特别是从11月至春节前的3个多月时间里,对于家电市场上的众多企业和商家来说,家电圈认为,至少有三个方向的周期机会,关键看洞察力和执行力。

一是,不对等格局下的错位竞争。今年以来,家电一线市场的竞争和抢夺,基本上每逢重要大促节点,618、双11等都是头部大企业和大商家的“独角戏”,即不超过20家企业和商家,抢夺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和商业机会。

在这种不对等竞争中,众多的中小家电企业和商家,可以说常年习惯了“夹缝中求生存”,普遍选择了错位竞争。即在主要家电厂商火力全开的时间点,普遍观望和等待,在主要厂商调整和复盘的时候,积极进攻和抢夺。

比如说,双11大促,今年超过八成的中小家电厂商选择观望,而不是参战。原因就是为了保存实力和有限资源。但是,双11之后,主导竞争的大中型厂商都会进行一轮调整,那么就到了中小厂商表现的时刻了。

此外,包括大中型家电厂商们日常“不关注、不重视”的细分市场、特殊领域市场,以及工业化、商业化等细分市场,都是中小厂商可以选择的“错位竞争”机会。比如,各种高校、公寓、经济型酒店的专业洗衣房存在的洗烘商业机会,大型长途客车、货车上存在的车载空调、微波炉、电火锅等机会。

错位竞争的本质,对于所有厂商来说,就是不要拿自己的软肋跟对手的硬实力较量,而是要寻找同行的短板,以及同行看不到、没注意的专业和细分市场,将企业的能力在某一市场领域和细分品类上放大做强。

二是,政策调整期下的空档竞争。进入下半年以来,家电国补政策在多地进入了调整期,主要表现就是“限时限量发券”以及“摇号发券”,带来的结果则是一线市场竞争陷入了一轮动荡。很多头部家电企业和商家,比如美的、海尔,以及京东、天猫等,纷纷在国补政策之外,推出了“企业自补”政策,希望可以稳步推动消费市场的激活。

不过,众多中小厂商对于这段时间的“国补”政策调整期,内心却非常期待。主要原因,就是头部家电厂商没有了国补政策的强势助力,一线市场的竞争和抢夺回归了常态化,那么中小厂商的优势就会出现一定的经营恢复。

目前来看,在2025年国补政策年底到期之前,这段时间正是众多中小厂商们,在一线市场上主动抢夺的最佳窗口期。一大批的中小厂商必须要加快步伐,在这一轮政策的调整期发挥自身的价格等市场优势,从大中型厂商手中抢到一些市场蛋糕。

任何产业政策的推出和实施,都会出现调整引发的动荡期,也会出现退出后的缓冲期。对于家电厂商来说,这就会催生更多的产业和市场拐点,从而找到市场抢夺的机会点。必须要承认,国补政策实施最大的受益者是头部厂商,会让这些企业的精品和新品价格优势进一步放大,缩小与中小厂商的产品价格差。在产品价格差不多的市场上,消费者肯定会选择大品牌的产品,而不是中小企业。

所以,利用每一次的政策调整期与退出期,中小家电厂商反而能获得发展的全新商业机会。前提是,中小厂商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实现精准的抢夺。

三是,淡季旺做逻辑下的逆势竞争。家电产业不同于其它产业,家电厂商也不同于其它厂商,原因是产业经历了长达40多年时间的考验,厂商更是经历了持续多年、多次的风吹雨打,拥有充足的实力,也有充分的准备,还有“长期主义参与竞争”的战略定力。所以,不管是大厂商,还是小厂商,都不害怕竞争,相反很善于搞“逆势竞争”。

长期以来,经历过“淡季旺做”洗礼的家电厂商,最习惯的就是“逆袭”和“偷袭”。除了在市场销售的旺季拼命冲刺,更多的时间则是在占据更长周期的市场淡季,寻找突破的机会。特别是对于那些缺少品牌、产品等拉力的中小厂商来说,只能采取“以小博大”的经营策略。简单来说,就是在大厂商们打瞌睡、休整或者放松时,集中发力。

当家电产业稳步走向成熟时,所有厂商心里清楚,留给一些中小厂商投机性的空间和机会,会越来越少。这个时候,家电厂商必须要“真刀真枪”地去战斗,“淡季旺季”的核心逻辑,就是在很多厂商不看好、不拼命、不冲刺的时间里,一部分厂商逆势而动。所以,市场需要信心,很多中小厂商更需要信心,这个时候真的是“信心贵过黄金”。

最近几年来,面对市场、消费和竞争的变化,很多家电厂商喜欢将“做难而正确”的事情,挂在嘴上。家电圈理解,这是企业对外宣传的口号和追求的目标,但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但是,对于接下来的一线市场抢夺,特别是有限的机会空间、动态出来的细分机会等,只有那些有准备、有应对的厂商,才能把握住。

最后,提醒所有的家电厂商,对于用户来说,最好的商品,一直是真诚到永远的品质服务和用户体验;最有价值和最有意义的事情,永远是获得用户的信任!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