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电产业迷失在低价和转型道路上

慧聪净水网 2025-10-31 09:14 来源:家电圈

厨电产业迷失在低价和转型道路上

进入2025年四季度,面对即将开启的2026年市场竞争大幕,梳理家电行业的各个热门品类和领域,家电圈认为,厨电行业的所有企业和商家,必须要快速经营觉醒、加速拥抱用户,加油冲刺了!

贺扬|撰写

今年以来,相对于白色家电、生活电器、清洁电器等行业的企业市场表现,厨电行业及相关企业的表现,不只是出现了群体性的市场经营和推广全面低调化,同时很多厨电企业的经营业绩更是呈现一路下行和惨淡局面。 

对此,在家电圈看来,当前众多厨电企业最受冲击的,并不是市场下行和经营业绩低迷,而是面对竞争、面对未来,缺乏应对的手段和方向。无论是曾经引以为傲的高端制胜,还是后来的多品类驱动,以及下沉市场和性价比消费群体的捕捉,普遍出现了“慢半拍”局面。核心原因,在拥抱用户、贴近用户、洞察用户,以及为用户而改变的道路上,厨电业出现了战略级的思想大滑坡和市场策略错配。

厨电市场出现“多头混战”格局

最近5年以来,厨电产业在整个家电市场的综合表现,偏低迷、偏弱势。但是,让家电圈没有想到的是,在专业企业之外,整个厨电市场上的企业却出现了“数量与质量”的双增长。 

一方面,大量家电行业的白电、黑电、生活电器、清洁电器、热水器等领域的企业,纷纷进军厨房电器,都看中了厨电在中国家庭城市换新和农村新增的刚需;另一方面,大量非家电企业,比如互联网、科技公司,以及新创公司,都在纷纷将生态和生意的版图伸向厨电行业,希望掌握厨房话语权。

具体来看,海尔、美的、格力、博世西门子、惠而浦,以及长虹、美菱、康佳、创维、吉德等白电、黑电企业,均已经进军厨电行业抢夺数年,但从整体实力来看,也只有海尔、美的能占据领军地位,其它企业更多还是业务和品类的延伸,处在市场边缘地带的混战。

让人意外的,则是生活电器、热水器等领域的企业,也频频在厨电行业抢夺并发力。从苏泊尔、格兰仕,以及A.O.史密斯、林内、万和、万家乐等企业,都是从小家电、热水器等专业品类,向厨电多品类拓展。这不只是简单的扩品类,还是看中了厨房、卫生间等多场景的协同机会。不过,现阶段仍处在市场的探索期,市场进展缓慢,经营业绩一般。

再者,就是非家电行业的互联网公司和初创公司。小米算是重要的代表,而华为则通过旗下的鸿蒙智选生态品牌,也在发力厨电市场;今年以来,最知名的跨界突破者,当属追觅,一路从清洁电器向大家电、厨电、净水等多品类全面覆盖。此外,还有一些初创公司则凭借专业化代工拓展海外市场,以及为国内市场的企业等提供厨电代工业务,像米家生态链企业澄一科技。

此外,还有大量的租赁知名老品牌经营厨电业务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奥克斯、志高,以及先科、西屋、汤姆逊等中外品牌的租赁经营。

最终,面对来自不同行业和领域的企业,纷纷加码厨电赛道,对于专业化企业标杆的方太、老板、华帝、帅康,以及浙江美大、火星人、森歌、亿田、帅丰等更专业的集成灶企业来说,既是巨大的商业冲击和市场争夺白热化,也折射产业可能蕴育的商业机会和未来潜在的新空间。

厨电企业面临“四座大山”重压 

梳理今年以来厨电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厨电市场及厨电企业的变化及动作,家电圈认为,厨电行业的所有企业们目前正面临“四座大山”的正面冲击,对企业的营销团队、研发团队,以及产品企划、营销服务拉通落地,甚至经营用户的体系建设,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挑战一:低价内卷,不得不战却又缺少增量的价值。今年以来,以618大促为节点,整个厨电行业也未能避免家电行业的“拼低价”等内卷式竞争,几乎所有厨电企业和品牌,都参与价格竞争并通过线上平台型电商,拉低了行业的价格下限。但是,这种低价内卷,对于厨电企业没有价值,既无法找到新路,也无法抢夺并激活用户,反而拉低市场均价造成厂商利润下行甚至微利及亏损。

挑战二:品质与下沉,路长且艰却又是短期支撑。长期以来,不少厨电企业的高端品质舒适圈或低端低价规模圈过于庞大,一直享受到高端市场或低价市场的惯性红利,却忽视了市场和年轻消费的变化,最终缺少应对的手段。在下沉市场的占位,以及品质高性价比、高质价比等年轻用户的抢夺,主要厨电企业迟迟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普遍陷入“前进三步后退两步”的尴尬之中。

挑战三:高端化破局,缺乏手段却又不能直接躺平。这几年聚焦高端市场、高端人群,厨电企业也展开了一系列“从高端产品向全场景高端厨房解决方案”的转型探索,中间甚至出现了AI烹饪,以及全链路烹饪方案等一系列具体的成果,但是市场接受度偏低、用户普遍缺乏主动响应。说明厨电企业在高端人群的全场景化、全链路AI方案化还需要打磨,加速用户价值创造才能落地并引爆。

挑战四:多品类破圈,总是在触碰“天花板”,表明厨电企业普遍缺少狼性的战斗力。今年以来,集成灶市场全面溃败已经无法阻挡,这也让“集成灶上市四小龙”火星人、美大、亿田、帅丰四家企业陷入了“营利双跌或亏损”的下行通道。此外,集成烹饪中心、微蒸烤一体机、洗碗机等厨房新品类的规模化突破,也频频受冷,遭遇阶段性的“天花板”。如何进行新品类、新赛道的突破,除了家用市场,商用及海外市场是否也值得去闯,这些都考验着厨电企业的战斗力。

可以说,这四大挑战,并非是单一企业的经营转型压力,而是整个厨电产业的阻力和困惑。冲破这“四座大山”,对于厨电产业来说,不只是意味着新的平台和商机,还有更为广阔的战场和更具潜力的空间。

厨电未来只有“一条路”可走! 

最近几年,厨电产业所遭遇的市场挑战,以及厨电企业所面临的经营冲击,本质上并不是外部的经济和产业巨变,更多还是厨电行业的相关企业,面对用户需求的持续多变和市场经营及竞争秩序的裂变,没有及时做出“积极主动”突破和改变,反而陷入一轮“墨守陈规”的自我满足之中。

无论是方太、老板、华帝,还是海尔、美的、博世西门子,或者A.O.史密斯、林内等企业,在厨电行业未来的发展,未来的唯一出路或者说机会,就是来自于“用户的深度及持续洞察”,以及“全链路、全科技、全体系”聚焦用户重构能力和水平,真正打造“叫好又叫座”的厨电产品、厨房烹饪解决方案。

在这一过程中,有五个注意:一是,当前AI技术、数字化全链路等,只能作为工具而不是能力,要让技术工具服务企业的各项经营变革。二是,一切变革的核心,都是要解决用户的需求,创造用户的惊喜,最终引导用户生活方式的裂变。

三是,不能只满足于一部分用户的需求满足,而是要考虑全阶层用户的需求,真正拿科技惠民而是愚民。四是,无论是高端、高品质,还是低端、高性价比、高质价比,都要精准触达,实现供需精准对接;五是,不能满足于眼前的市场领先或抢跑,而是要面向未来3年、5年等更长时间的突破,从家用、商用到特殊领域,从国内向海外等全球化落子。

敢于想象,更要敢闯敢干,不能满足并停留地过去几年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厨电企业一定要持续瞄准未来的突破和探索,一切为了用户去改变!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