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补暂停、流量锐减、价格战……实体店铺的出路在哪?

慧聪净水网 2025-10-30 10:09 来源:乔诺咨询作者:陈俊波

 这些无奈,线下门店再熟悉不过:

“店里几乎没人,一天下来零食都没分完”

“客户只看不买,开口就问最低价”

“好产品推不动,一介绍客户就摆手走了”...

行业内卷、电商抢流、消费降级……生意难做的背后,是在用旧地图,寻找新大陆。批发、压货、打折促销的老方法渐渐失灵,线下门店的存活难上加难。

破局的点在哪里?

1、人,很难赚到认知以外的钱

在“做精”的时代,若还用“做多、做赶”的延长线思维做事,不是不努力,是做的事和时代要求脱节。

10月27日-28日,第79期《店效倍增》,近700名企业家、高管与经销商团队齐聚浙江绍兴,共同探索终端门店破局之路。如:

中国饮用水行业标杆式企业农夫山泉、中国床垫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喜临门、全球电动两轮车领先品牌雅迪、全球乳业TOP10品牌蒙牛、自然主义护肤品牌半亩花田、天然健康零食品牌金晔食品、高品质生活护理品牌全棉时代、全国安防门锁首家上市企业王力安防、国内建筑陶瓷领军品牌马可波罗、宠物食品知名品牌比瑞吉等。

在做出改变之前,你需要先刷新这三个核心认知:

1. 从“流量思维”到“留量思维”

你是否算过一笔账?把你的店租、人工、水电、装修折旧全部加起来,除以店里一个月的总客流量,你会得到一个惊人的数字——单个进店客户的成本。

举个例子。一个店单月成本40000元,进店客户共40人,单客成本就高达1000元。如果转化率只有10%,意味着你每成交一单,成本高达10000元。你得卖多好多贵的产品,才能覆盖这个成本?

每一个走进店里的人,都是你花了真金白银“买”来的流量。

问题的关键,不是继续花钱买更多流量,而是如何最大限度地“留住”并转化你已经拥有的流量。

2. 零售的本质,是“价量齐升”

做零售不断打折,牺牲“价”来换取“量”,这是最低维度的内卷,最终只会两败俱伤,引来恶性竞争。

真正的零售高手,追求的是“价量齐升”:通过提供更好的产品、更专业的服务、更极致的体验,让客户心甘情愿地支付更高的价格,并成为你的忠实粉丝,带来更多客户。

3. 门店,是企业整体能力的“集合点”

一个企业产品好不好、服务专不专业、团队有没有激情,在门店里一目了然。店效倍增,本质上是对整个经营系统的一次效率革命。从这里入手,能最快地发现终端的问题,并带动产品、服务、团队的全面升级。

国补暂停、流量锐减、价格战……实体店铺的出路在哪?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商用空调经营部家装负责人 刘莉莉:

我是珠海格力电器的刘莉莉,负责商用空调经营部家装板块。格力是家喻户晓的民族品牌,成立三十多年来,我们始终秉持“好空调,格力造”的理念,在产品交付用户之前,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的品质。

这是我第三次参加《店效倍增》课程。第一次是在上海参加,第二次在9月份,前来学习的人数越来越多。

国补暂停、流量锐减、价格战……实体店铺的出路在哪?

第一次参加前,我一直在思考:总部和销售公司虽然希望推动终端门店出货,但很多动作与门店实际需求关联有出入,很难落地。因此,我带着疑问而来——究竟如何有效帮助终端提升销量?

对于培训,我并没有觉得会影响日常工作,我们始终认为,只有找到真正对终端有帮助的方法,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效率,时间投入是值得的。

参加课程前,我们面临的主要困难是:经济下行导致消费者购买意愿降低,市场价格竞争激烈,低价频出;同时,团队也难以精准把握客户的深层需求。

通过三次课程学习,我的困惑基本得到了解答。这次两天一夜的培训重点,是指导我们启动30天样板点打造计划。我们希望在成功打造样板店后,总结出一套适合格力品牌、可复制推广的店效提升路径。

我认为推进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共识的达成。格力全国员工超过9万人,如何让各层级形成共识、建立信心并落地执行,是执行中的难点。

关于如何推进共识,就像陈老师所说——这件事“不难,但很苦”,关键在于坚持。我们会先聚焦样板点的打造,用实际成果建立团队信心,再逐步推广到更多终端门店。

我们要相信“相信的力量”,而这份相信,最终也要靠实实在在的数据证明。

二、店效倍增,不做“语文题”

店效倍增的第一步,就是做“数学题”。

销售额=流量×转化率×客单价

90%的店长都知道这个公式,却很难说清这三个数字具体是多少。如果尝试拿出纸笔估算这三个数值,神奇的倍增效应就会显现:

情景A:流量、转化率、客单价都提升50%(即原来的1.5倍),销售额是原来的1.5×1.5×1.5=3.375倍;

情景B:转化率和客单价都提升100%(即原来的2倍),即便流量不变,销售额也是原来的 2×2=4倍。

因此,围绕以上三个变量,识别出关键矛盾,在关键环节上做对、做好一点,就能带来业绩的指数级增长。

国补暂停、流量锐减、价格战……实体店铺的出路在哪?

金晔食品

最美合作伙伴  高京京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店效倍增》培训。当时接到课程通知,我立刻就决定要来学习。作为经销商的负责人和核心员工,在当前市场整体比较疲软的环境下,我非常渴望能找到方法带动业务增长,因此很珍惜这次机会。

参加店效倍增前,我们线下业务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团队在目标和方法论上的思想共识。通过这两天的学习,我认识到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真正激发员工的自驱力,过去更多是我们在指挥,而不是让员工主动行动。

这次培训让我找到了明确的方向。我印象最深的有两点:一是共识的重要性,二是陈俊波老师分享的多个成功案例,这些经验我们可以借鉴和复制,帮助提升本地市场。

回去落地执行时,预计最大的挑战还是人员思想的转变。管理本身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去推动团队达成共识、共同行动。不过,只要方向对了,其他问题都能逐步解决。

我认为,抱怨市场不如主动学习。花几天时间参加培训,统一团队思想,找到增量的方法,才能真正推动生意进步。

三、打一场“闪电战”,点燃星星之火

知道了方法,如何开始?从打一场“闪电战”开始,即:极高目标、极简动作、极快速度,通过集中优势兵力,在局部市场快速突破,获得极大战果。

首先,要选对战场,对准有意愿的商,店效处于平均水平的店作为样板。

接着,设定极高目标:未来30天,目标不是增长10%、20%,而是翻倍。高目标会逼着你跳出舒适区,思考新方法。

然后,死磕极简动作:将店里有效转化的实践,提炼出每一个人都能快速上手、容易复制的标准动作。在30天内,团队拒绝任何分散精力的想法,只聚焦把这几个动作执行到极致。

同时,每日复盘迭代:哪个动作有效?哪个话术客户反应好?每天晚上微调,第二天继续测试。尽量保证今天能够比昨天做的好,哪怕是一点点。这,就是打磨“稳态量”的过程。

国补暂停、流量锐减、价格战……实体店铺的出路在哪?

上海比瑞吉宠物用品有限公司

线下渠道分销负责人 房丽

我是房丽,来自上海比瑞吉宠物用品有限公司,负责线下分销渠道。比瑞吉是一家专业从事猫狗粮生产加工的企业,目前出口主粮业务已做到国外市场第一名。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店效倍增》培训,上一次是在9月28日武汉的课程,中间间隔大约一个月。在第一次参加之前,虽然我们公司参加过不少课程,但在实际落地过程中仍感觉有些困难。当时我对“店效倍增”的效果还持怀疑态度,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参加的。

在参加课程之前,我们在线下业务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流量稀缺。消费者的购买习惯逐渐转向线上,很多宠物店反映生意难做,有时一天都没有开单。

例如,一些以洗护为主的宠物店,每天进店的顾客只有三五个,且多数不购买商品;上门接送的客户更少有购物机会,商品销售非常困难。

第一次培训结束后,我们迅速行动。9月30日,我们在上海选择了一家中等规模的宠物店进行试点。

根据课程内容,我们首先与店主和员工达成共识,强调“店效倍增”能帮助实现业绩增长。我们分析了店铺现状:流量其实不小,但转化率只有10%。于是,我们设定第一个目标——将转化率提升至30%。

通过26天的实践,我们建立了一套客户信息登记表,记录顾客来源和需求,并安排定期回访。店老板按照流程进行登记和回访,通常在第二次回访时就能促成交易。最终,该店的新客增加了约一倍,月销售额也实现了翻倍增长。

当然,执行中也遇到一些困难。门店过去以洗护服务为主,对商品的销售方面重视度有待提高,日常会议的动作在执行中,总是很难坚持。通过我们持续辅导和讲解晨会、夕会、周会的重要性,店主逐渐配合执行,我们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国补暂停、流量锐减、价格战……实体店铺的出路在哪?

第二次复训,我们对课程内容理解又更深了一层。回去后,我们会在已有动作的基础上,坚持简化有效的步骤,并在上海拓展第二家、第三家试点门店。这次,我们还带来了全国市场经理团队,计划在各地经销商门店全面推行打板计划。

成功的关键在于共识和行动——只有真正认同并快速执行,才能见到成效。如果大家在共识过程中遇到问题,也欢迎一起来参加培训,更快地投入到实战中,实现业务突破。

四、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极致做

星星之火,何以燎原?既要有干柴,又要有烈火,才能快速蔓延。用样板点的胜利带动全局的胜利,从资源型增长迈向能力型增长。

但是,从一个样板点到一群样板点,中间的过程不难,但很苦。市场的确充满了挑战,但这也正是我们与竞争对手拉开距离的最佳时机。

零售转型的核心,是转向内部寻求突破,是激活每一个个体,让每一个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

当你不再把希望寄托于一次性的促销政策,而是沉下心来,把进店的每一个客户服务好,把产品的价值讲清楚,把团队的每一天管理好,你就会发现,增长不再是一种偶然,而是一种必然。

你的门店,就是最好的金矿。现在,是时候用新的工具开始挖掘了。

如今,商业环境正在发生深层次的变化,迷茫、焦虑,每天都在发生。我们正在跨进一个全新时代——硬核增长时代。只有向内锤炼出坚实的“稳态量”,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