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不了“网红”的家电企业怎么办?

慧聪净水网 2025-10-28 08:33 来源:家电圈作者:文剑

当不了“网红”的家电企业怎么办?

成为“网红”从来不是家电企业应该追逐的方向;只有打造“叫座又叫好”的网红家电产品,主导并定义家电产品的科技、功能和价值等标准,才是家电企业未来应该坚持的方向。

文剑 | 撰写

这两年的中国家电产业和家电市场,因为网红企业小米持续在电视、空调等品类发力抢夺的原因,造成很多家电企业也被迫向“网红化”转型与突破。

比如,一些家电企业负责人也被迫开号“营业”,直接与市场用户、商家沟通;还有一些家电企业,则推动市场营销团队的全员IP化转型,打造一批营销人员的员工号矩阵;也有一些家电企业则直接成立了专门MCN公司,在多个社交平台寻找素人、达人等深度合作,并进行产品和品牌的内容种草。

对此,家电圈认为,家电企业的网红化转型,值得尝试、探索和布局,但绝对不能满足于现阶段的打造企业家IP,构建员工的网络视频号矩阵,以及市场营销的全面社群化和社媒化内容种草等手段和形式。家电企业最为根本的聚焦点和发力点,还是要通过与用户正面交流、持续深度洞察,快速找到一条打造“网红爆款产品”的道路。

因为,只有真正具备打造并复制一系列“网红爆款”家电产品的能力,让更多年轻用户直观感受到来自家电企业在产品的“技术、功能、款式、营销、服务”等多维度的专业化实力,以及真诚化理念,和持续化付出,才能真正激活家电企业在多变时代下赢得用户需求的“内生性”竞争实力。也只有“网红爆款产品”才是家电企业、商家打动用户并赢得用户的唯一纽带。

为什么家电企业不能做“网红”,却又要打造“网红爆款”产品?事实上,一些家电企业今年以来一直在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借鉴网红企业的一些操作思路,通过将营销、市场负责人推向前台,打造“企业人IP”谋求经营的突破。特别是面对网红企业的挑战与冲击时,可以有所应对和反击。最终实现“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对此,家电圈的态度很明确:不建议家电企业全面“网红化”,而是应该穿越网红企业的层层迷雾,直击“网红化”背后的用户化本质。一切聚焦用户的需求、一切围绕用户的变化、一切满足用户的追求,而不是炒作企业和品牌、炒作企业负责人和营销人员。

首先,家电企业当不了网红,家电企业的骨子里自带的“务实、理性、真诚”等厚重感,对于家电产品的技术创新、品质保障,以及营销服务落地兑现能力,都需要踏实、务实、诚信的精神与理念支撑,绝对不能“说一套做一套”,更不能夸张、夸大,甚至名不符实、炒作概念、忽悠用户。否则,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其次,网红爆款家电,则是家电企业洞察用户、满足用户并赢得用户的纽带与桥梁。只有“叫好又叫座”的明星好产品,才能经历时间的考验,赢得用户的信心,并树立企业和品牌的全新口碑与信誉。网红爆款家电打造,既要有用户思维、创新用户价值的手段,更要有专业化的能力、原创科技和品质保障的体系,这才是家电企业满足用户需求的综合水平。

再者,网红企业不是打造网红爆款家电的必经之路。对于家电企业来说,整体的发展和转型逻辑,还是要坚持打造“用户需求的好产品”为核心逻辑,重点要解决聚焦用户需求和价值,重构企业的产品企划、技术创新、功能定位,以及品质制造和营销服务体系等实力。最终将研发力、制造力与产品力、价格力和营销服务力精准对接,才能真正打造“极致性价比和质价比”的好产品。

对于当前一大批家电企业,正在探索的一轮全员社群化营销、营销体系全员直播卖货探索,特别是借助网络力量打造网红企业和网红爆款产品,家电圈想说:家电企业未来唯一的出路,不是网红化,而是用户化,手段就是为用户打造网红爆款精品,让更多的用户为企业的好产品代言,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实力叫好,为企业真诚务实的态度和理念点赞。否则,就是本末倒置。

比如说,现在有的家电企业简单地将企业营销宣传全面网红化操作,视为转型变革,一窝蜂搞视频号推广、炒概念搞事件营销。却忽视了家电作为制造企业,从来不擅长天天炒作概念、制造话题,更不是靠跟同行打“口水战”,追求一时的舆论声量和行业热点话题。真正决定家电企业能走多远的,不在于“说了多少漂亮话”,而是做了多少扎实、务实和有效的经营成果,取得了多少的业绩,为行业、用户和合作伙伴创造了多少价值。

同样,还有的家电企业,将明星爆款家电产品的打造概念化、标签化,认为只要找到相应的年轻化社群渠道,推出1、2款瞄准年轻人胃口的新名字产品,就能快速撬动市场的大卖。却普遍忽视了,明星爆款家电的打造,既需要企业的产品企划和定义能力,功能和款式的创新能力,更要具备洞察用户需求的精准捕捉能力,以及与渠道匹配的快速引爆和突破能力。绝对不是简单的“企业定制品+新渠道概念包装”,就能实现经营爆款的落地。

从网红企业到网红爆款家电,对于家电企业来说,最需要的是直击目标用户,真正从用户的思维、用户的立场和用户的价值中,找到新的经营变局抓手,真正将“经营用户”的市场经营变革“系统化、标准化和可复制化”,让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商一起参与,一起享受变革的红利!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