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电器行业确定性机会来了

对于家电产业的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服务商来说,这几年市场竞争和经营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不过,未来5年行业确定性机会终于出现而且更明确了,那就是提振、激活消费的国家战略,呈现方向、路径和手段的具象化落地!
华辛 | 撰写
卖不动货,钱赚不到!货卖了,但利润腰斩!有利润,但是出货太难!
最近3年多以来,聚焦一线市场的竞争与抢夺,主要家电厂商遭遇的问题,概括起来就三条:人找不到或留不住、货卖不动或竞争白热化拼价格拼成本、门店面临亏损经营的趋势难以扭转。
归根到底的原因,家电圈认为,就是一个:行业由增量变存量、市场由增长变降速、消费由强劲变疲软、竞争由激烈变残酷。最终,在2024年8月,家电国补政策的推出,拉开了国家层面时隔多年之后,对于家电消费市场的一轮政策强刺激周期。
如今,刺激家电、家居、汽车等消费品的中央财政国补政策,虽然进入了一轮调整期,但是在一线市场上,企业、商家和消费者对于政策的普遍性期待,表明政策的价值与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也是需要持续输出才能收获更长久的动力。
虽然,有一些家电经销商,至今对于国补政策仍然充满了不解,质疑,甚至公开表达反对,认为政策加剧了市场上大企业大商家的洗牌力度和进程,认为政策造成了对于未来几年消费的提前前抢夺和透支。但是,家电圈认为,在全球及中国经济转型、产业变革的关键及特殊时期,国家层面对于促内需,消费的提振和刺激的战略方向和战略举措,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家电行业来说,就是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
日前,随着中央关于新一轮五年发展纲要的总体思路发布,再次提出聚焦于扩大内需和消费激活,并明确了新的战略方向、路径及任务。这也相当于中央层面给予消费行业、消费市场和消费品的未来发展,提前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一是,目标很明确: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方向不动摇,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并要大力提振消费。也就是说,消费是一项长期性的发展课题,不是短期1、2年就能解决的,至少需要5年的中期规划助力。
二是,手段有变化: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最终就是要建立并打造一个“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可持续循环体系。说白了,中央补贴等政策只是外部手段,给予明确方向和阶段性动力,最终还要靠厂商在一线市场上找到更好的方法和路径,让消费能良性循环并滚动。
在家电圈看来,扩内需,提振消费,作为一项国家层面的重要战略,中长期内得到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持续发力和引导,方向不会改变,而且只会步步提升。但是,政策刺激消费的手段和内容将会更精准、更有效、更多变,最终提高政策的效果和价值。
当然,刺激消费既是目标,也是手段,最终是要建立并形成让老百姓“有钱花、愿意花”的良性循环,以及“用消费者的新需求,推动企业投入技术创新、加快产品迭代”的良性循环。让家电企业和商家愿意在好产品、好服务上进行投入,让用户最终获得“名副其实”的好产品、好体验。
具体到家电行业,对于所有厂商来说,未来发展,可以确定的方向有三个:
一是,提振消费这件事情,国家战略的方向不会动摇,但手段会升级会调整。接下来,除了家电国补政策的稳步、精准实施之外,家电圈相信还会推出一些细分、专项的消费刺激政策。从国家到产业,以及家电厂商,当前大家的目标都是一致的,排除万难,一心聚焦消费需求的提振,要通过多手段、多方法、多策略、多层次,刺激存量消费,提高以旧换新的占比。
当然,聚焦家电国补政策,如何让政策更精准、更直接地面向用户,提振换新需求,激活存量用户,需要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的精准性、效率性。同时,也需要让更多的家电厂商对政策红利有获得感和价值感。
二是,聚焦促内需,国家层面的政策助力,产业层面的厂商响应,非常重要和关键。很多家电厂商不能就盯着竞争,更不能拿过去20年、30年的思路应对新的商业变化和竞争挑战,而是应该整合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源,从需求侧多盯用户,将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真正利用新技术、新模式和新手段,找到激活用户的新力量和新方法。
用户需求的激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持续性的投入培育和引导,更需要阶段性的手段和方法创新。当然,很多家电厂商担心的政策对未来消费提前透支和抢夺,其实也是一个伪命题。在财政政策持续投入和助力的背景下,家电厂商接下来要解决的不是透支消费,其实是培育新消费和新引擎,引导并加速存量市场的以旧换新消费放量,最终构建更为立体化、多层次化的消费局面,在增量市场之外打造存量消费的新循环和新动力。
三是,所有家电厂商必须要适应、理解并紧跟着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走势,牢牢把握每一次政策红利,充分将一线市场的用户需求抢夺与财政政策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对于一线市场的拓展和消费的培育,既要有信心还要有耐心,不能只想着天天分蛋糕、抢蛋糕,却忽视了“造蛋糕”。
中国是一个拥有高达14亿人口的消费市场,更重要的是未来几年中高端人群数量将突破8亿人,这样巨大的市场是中国的机会,更是企业的动力。同时,早在2021年时中国的家电保有量就超过21亿台,每年淘汰的废旧家电量达1亿到1.9亿台,并以平均每年20%的涨幅增长。这意味着,无论是从消费人群的角度,还是从家电市场存量换新的刚需角度,都隐藏着巨大的商业机会。
面对当前一线市场的多变、竞争的白热化,以及市场抢夺的残酷化,还有很多厂商深刻感受到的“出货难、赚钱难”等问题,家电圈认为,所有家电厂商必须要清楚未来竞争的主线和主角:促内需、提振消费是战略,这个方向未来5年甚至10年都不会轻易改变。对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刺激或助力消费这件事情,一定要顺势而为,主动拥抱并借力。
最终,在消费市场和需求的持续培育、激活的过程中,除了信心和耐心还要有手段和策略的创造与迭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