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饮用水行业:健康升级、场景细分与生态重构的黄金时代
一、行业拐点:从“解渴刚需”到“健康刚需”的消费跃迁
2025年的中国饮用水市场,正经历一场静默而深刻的消费革命。过去,饮用水被视为“解渴工具”,消费者决策核心聚焦价格与便利性;如今,随着居民健康意识觉醒、消费能力提升,以及环境污染、老龄化等社会问题的叠加,饮用水已从“基础需求”升级为“健康刚需”——消费者不仅要求水“安全”,更要求水“健康”“功能化”“个性化”。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饮用水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当前行业已形成三大核心消费趋势:一是健康化,消费者对水的矿物质含量、pH值、微生物指标等健康属性关注度显著提升,天然矿泉水、弱碱性水、低钠水等细分品类快速增长;二是场景化,运动场景催生电解质水需求,母婴场景推动婴儿专用水发展,办公场景催生便携式小包装水,饮用水消费从“单一场景”向“全场景渗透”;三是情感化,消费者通过选择品牌、包装、文化内涵传递生活态度,高端水、定制水、联名款水等情感化产品成为市场新宠。这三大趋势的交织,正在重构饮用水行业的价值链条——从“生产驱动”转向“消费驱动”,从“产品竞争”转向“场景竞争”。
二、消费分层:三大人群驱动需求分化与品类创新
(一)健康敏感型人群:从“安全”到“功能”的进阶需求
健康敏感型人群是饮用水市场的高价值群体,主要由中高收入家庭、健身爱好者、慢性病患者构成。这类人群对水的健康属性要求极高,不仅关注水源地、生产工艺等基础指标,更追求水的功能性——例如,通过饮用富含偏硅酸、锶等矿物质的天然矿泉水补充微量元素,通过饮用弱碱性水调节体内酸碱平衡,通过饮用低钠水控制血压。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2025-2030年中国饮用水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指出,健康敏感型人群的消费行为呈现两大特征:一是品牌忠诚度高,一旦认可某款产品的健康属性,会持续复购并推荐给他人;二是价格敏感度低,愿意为高品质、高功能的水支付溢价。这为天然矿泉水、功能水等高端品类提供了持续增长的动力。
(二)年轻消费群体:从“解渴”到“社交”的体验升级
年轻消费群体(18-35岁)是饮用水市场的创新推动者,主要由学生、职场新人、社交达人构成。这类人群对水的需求已超越“解渴”,更注重饮用场景的社交属性与情感共鸣——例如,在运动后饮用电解质水分享健身成果,在聚会时饮用联名款水展示个性态度,在旅行时携带定制水记录美好瞬间。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分析,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呈现三大特征:一是颜值即正义,包装设计、品牌故事成为决策关键因素;二是社交即传播,通过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分享饮用体验,推动小众品牌快速出圈;三是尝鲜即态度,乐于尝试新品类、新口味、新包装,为行业带来持续创新压力。这为气泡水、果味水、定制水等年轻化品类提供了爆发式增长机会。
(三)下沉市场人群:从“低价”到“品质”的消费升级
下沉市场人群(三线及以下城市、农村地区)是饮用水市场的潜力群体,主要由普通家庭、中老年消费者构成。这类人群过去对水的需求以“低价”“便利”为主,主要选择桶装水、散装水;随着收入提升与健康意识觉醒,下沉市场正经历从“低价水”到“品质水”的消费升级——例如,从散装水转向包装水,从普通包装水转向天然矿泉水,从单一品类转向多品类组合。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2025-2030年中国饮用水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强调,下沉市场人群的消费行为呈现两大特征:一是价格敏感度仍高,但愿意为“高性价比品质水”支付适度溢价;二是渠道依赖性强,更依赖社区便利店、夫妻店等传统渠道,对线上渠道的接受度逐步提升。这为区域品牌、性价比品牌提供了深耕下沉市场的战略机遇。
三、竞争格局:四大阵营争夺行业主导权
(一)全国性品牌:以规模与渠道为核心的“综合运营商”
全国性品牌是饮用水市场的“传统霸主”,通过覆盖全国的生产基地、分销网络与品牌影响力,占据中端包装水市场的主导地位。这类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规模效应(通过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与渠道掌控力(通过经销商、商超、电商等全渠道覆盖提升触达率)。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指出,全国性品牌正面临两大挑战:一是高端化转型压力,需通过推出天然矿泉水、功能水等高端品类提升品牌溢价;二是年轻化转型压力,需通过创新包装、联名营销等方式吸引年轻消费者。
(二)区域性品牌:以水源与情感为核心的“地域守护者”
区域性品牌是饮用水市场的“隐形冠军”,通过深耕特定区域的水源地(如长白山、千岛湖)、文化内涵(如地方历史、民俗)与消费者情感,占据区域高端水市场的主导地位。这类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水源稀缺性(优质水源地资源有限)与情感连接力(通过“家乡水”“文化水”等概念构建品牌忠诚度)。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分析,区域性品牌的发展路径呈现两大趋势:一是“走出去”战略,通过线上渠道、跨区域合作等方式拓展全国市场;二是“深挖井”战略,通过开发母婴水、老年水等细分品类,巩固区域市场地位。
(三)新兴品牌:以创新与场景为核心的“品类颠覆者”
新兴品牌是饮用水市场的“创新引擎”,通过聚焦特定场景(如运动、母婴、办公)、特定人群(如年轻人、健康敏感型)或特定功能(如电解质、低钠、气泡),以差异化产品快速切入市场。这类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场景洞察力(精准捕捉未被满足的消费需求)与创新执行力(快速迭代产品、包装与营销方式)。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强调,新兴品牌的生存关键在于“小而美”与“快而准”——通过聚焦细分赛道构建壁垒,通过灵活运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四)跨界玩家:以生态与资源为核心的“场景整合者”
跨界玩家是饮用水市场的“新变量”,通过整合饮料、零售、健康等行业的资源,以“水+”模式打造生态化产品。例如,饮料企业推出含气矿泉水、果味水等跨界品类,零售企业推出定制水、联名水等场景化产品,健康企业推出低钠水、富氢水等功能化产品。这类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资源整合力(通过跨界合作实现1+1>2的效应)与场景构建力(通过“水+健康”“水+社交”等模式创造新增量)。
四、发展前景:三大趋势定义行业未来
(一)从“单一品类”到“全场景覆盖”的深化
未来五年,饮用水市场的竞争将从“品类竞争”转向“场景竞争”。例如,不仅运动场景需要电解质水,办公场景也需要提神气泡水,母婴场景需要低钠婴儿水,老年场景需要富锶养生水;不仅日常饮用需要包装水,旅行场景需要便携水,聚会场景需要定制水,送礼场景需要高端水。这种“全场景覆盖”的模式,将推动企业从“生产水”转向“经营场景”,通过细分场景开发差异化产品,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
(二)从“产品竞争”到“生态竞争”的升级
未来五年,饮用水行业的竞争将从“产品本身”延伸为“生态体系”。例如,通过整合水源地、生产、物流、销售等环节构建供应链生态,通过连接消费者、品牌、商户等主体构建消费生态,通过融合健康、社交、文化等元素构建价值生态。这种“生态竞争”的模式,将推动企业从“独立发展”转向“开放合作”,通过生态化运营提升抗风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三)从“国内市场”到“全球市场”的拓展
未来五年,中国饮用水行业将从“本土竞争”转向“全球竞争”。随着国内企业在水源开发、生产工艺、品牌建设等领域的技术积累,中国饮用水品牌(如天然矿泉水、功能水)将逐步输出至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通过参与国际标准制定、跨国并购等方式,中国将推动饮用水行业的全球技术标准与消费趋势。这种“全球市场”的拓展,将显著提升中国饮用水行业的国际影响力——从“世界工厂”升级为“全球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