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京东先出招:独家爆款重构电器家居质价比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产业竞争中,面对零售渠道和消费需求的日益碎片化,家电家居品牌商家如何找到确定性机会?随着今年11.11大战提前开启,京东以独家共建的创新合作模式,重塑家电产业链的价值体系,以极致经营效率、极致性价比及厂商深度共振,实现“品牌、平台、用户”的三方共赢。
独家定制,对于家电家居产业的发展将带来什么?对家电家居品牌企业和追求多样化的用户,又有什么价值?连日来,家电圈走访多家知名家电家居企业,并与多位京东家电家居资深采销沟通后发现,这一商业模式存在两大核心价值:一是在不确定性的市场上找到确定性机会,让品牌、消费者与平台三方共赢;二是与厂商联手下的精准洞察、极致效率,破解传统家电“产供销”下市场分散、需求和销售碎片化等经营困局,实现经营提质增效。
独家只是手段,在市场打爆产品才是根本
“独家绝对不是目的,核心是把好产品在一线市场彻底打爆,快速卖到用户手里”,海尔空调相关负责人告诉家电圈,在与京东就独家定制模式进行洽谈时,海尔没有半点犹豫。原因很简单,这一模式完全超越了之前家电品牌方与渠道商家的销售关系,通过共享双方供应链及其他资源,以及行业预判和用户洞察,在不确定性的市场中找到了确定性出货,实现共创共赢。
2025年以来,海尔空调与京东基于供应链共创以及产业链一体化拉通,围绕用户洞察、产品企划、市场定价到营销推广全链路展开深度合作,相继推出小红花净省电系列、洗空气系列,以及面向双11打造的舒适风系列等三大赛道,实现对“省电、健康、舒适”等用户痛点的精准破解。
京东空调采销林哥告诉家电圈,“基于京东跟海尔空调合作多年沉淀的信任,从2024年开始我们就一直聚焦用户空调的持续洞察,发现耗电量大、噪音、不健康和舒适度低这四大痛点,双方一直在思考如何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引领空调换新”。
根据用户需求的轻重缓急,京东与海尔空调从今年初率先推出小红花净省电系列,破解耗电量大问题,又在空调旺季针对健康生活需求,推出洗空气系列。进入下半年,面对用户需求再次升级,推出了舒适风系列,凭借“静音、AI、防直吹”三种模式,带给用户更多的舒适体验。
得益于双方的深度合作,今年上半年海尔空调在京东平台出货增长翻倍,卡萨帝空调出货增长超200%。对此,海尔空调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所有零售渠道中,京东拥有一个非常核心的优势,就是大数据分析。空调购买行为、空调品类评论、客服咨询等大量用户数据,可以更精准反映市场现状和用户需求,高效赋能品牌,覆盖后端产品研发,不断优化产品,提升供需对接精准性”。
海尔空调的“三大爆款”现象,只是京东推动独家共建模式稳步落地的一个缩影。京东空调采销林哥向家电圈表示,在这一合作模式中,从采购资源倾斜、营销全链路投入,到货源的确定性保障,依托京东自营模式的强劲卖货能力,不仅让品牌方吃下“定心丸”,使其能安心投入产品研发与市场布局;更能为消费者筑牢货源保障防线,大幅降低产业链运营成本,最终实现厂商互利共赢。这种模式彻底规避了部分品牌在其他平台出现的“承诺采销10万套却仅售1万套”的失信困局。
海尔空调与京东的精准对接,带来业绩快速增长和极致效率,实现了从向合作伙伴要利润,全面转变为向经营效率、经营水平要效益、要增长。家电圈认为,在家电产业整体转型的关键节点上,通过效率与效益的重构,以及产供销链路与零供关系的模式创新再造,京东正在加速以全新的产业链为引擎,重塑家电产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以爆款赢得用户,驱动品牌集中度提升
“独家共建的模式,到底给卫浴行业带来了什么?在我看来,这一模式开创了卫浴行业打造明星爆款的新路径,在市场上获得了更多消费者关注,让更多用户能体验到恒洁优质的产品”。恒洁卫浴京东渠道负责人李寅告诉家电圈,与家电、3C等行业相比,卫浴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存在大量白牌或低质低价产品,独家包销带来的明星爆款经营模式,不仅快速提升了卫浴行业市场集中度,还能加速行业转型和市场洗牌进度。
面对卫浴市场同质化产品充斥,市场陷入价格战泥潭,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京东与恒洁卫浴决定采取“以价换量”策略,瞄准800元以下马桶市场,通过“一票买断、包销30万台”的确定性订单,在京东推出独家定制的恒洁S3陶瓷马桶,搭载恒洁独有微晶抗污釉面与三重瞬冲技术,凭借“小面板+小水箱+易拆面板”的创新设计,在今年8月的京东秋季家装节取得了7天狂销超1万台的惊人战绩。
从恒洁在2015年与京东合作开设首店试水,到2018年双方合作升级,并于2019年在京东推出行业首款智能马桶成为当年的明星爆款,平台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之后,恒洁卫浴便与京东展开全品类合作,在短短5年间实现销售额从1亿到5亿的突破。
回顾过去10年与京东的合作,李寅告诉家电圈,“最大感受就是京东长期以来专注于消费者、关注消费体验,包括商品品质、服务准时,以及送装和送拆装一体等持续完善,解决用户线上购物的众多痛点,在选购、送货、安装、使用全链路为用户规避风险。”
京东还利用互联网平台的大数据优势,对合作品牌商进行赋能。“京东准确告知我们用户的消费痛点,于是最近几年恒洁推出的卫浴产品,有很多和京东共建的,例如针对高层住宅、老旧小区等环境推出零水压产品,以及适合老年人群的适老产品。”李寅如是说。
与家电产业不同,恒洁所处的卫浴家居,还是一个相当传统的行业。一直以来的市场经营思路,偏向产品经营,即满足不同用户需求,推出不同产品线,这也导致了企业SKU激增但经营效益下行。而在京东推出独家共建模式后,恒洁率先响应,“这种极致单品模式,不仅精减了产品SKU,还坚定了消费者的选择”。
李寅透露,目前恒洁内部已将这种精品爆款思维应用到花洒、浴室柜等品类上,推动企业从传统的“机海战术”向用户明星单品战略转变,开启了恒洁的经营新格局。
恒洁S3陶瓷马桶在京东的爆卖,并非偶然成功,而是用户、商家和企业三方深度协同、彼此成就的成果。京东卫浴采销航哥表示,独家共建作为一种高效的商业模式,突破了传统企业与平台的卖货模式,助力恒洁产品的渠道下沉,解决企业市场下沉成本高和需求响应慢等问题,“并且对于京东而言,通过这款爆品实现了供应链优化,不断激活消费潜力。用户高复购和口碑相传又给京东带来稳定的流量和信任的沉淀,形成了一轮价值的正向循环。”
谈及未来与京东的合作,李寅表示,“从房地产、人口等外部因素来看,未来新增市场逐步放缓,市场竞争将转向存量换新。除了独家共建,恒洁也将聚焦换新市场的局改套餐、服务能力共建,以及线上线下全覆盖,最终与京东联手打造国民级卫浴单品,进一步建立卫浴行业的产品品牌认知”。
京东独家共建模式的价值,不仅是让家电家居品牌能更快触达用户,更精准洞察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更高效率备货及供应链采购安排,避免库存并提高资金流转率。在家电圈看来,京东还在通过这一模式改变卫浴等传统产业经营与发展模式,以用户思维取代产品思维,助力产业整体经营提质。
整合营销物流能力,为用户创造极致性价比
“京东在线上线下全渠道覆盖,数据整合能力强、覆盖面广,尤其在一二三级城市市场的渗透度高。剃须刀刚好是一个需要覆盖全渠道市场和用户需求进行洞察的品类,所以我们选择与京东深度合作”。在飞利浦大中华区个护健康男士理容品类市场营销Snow看来,飞利浦与京东的独家合作是一场强强联手。
不过,和其他品牌的合作有所不同,家电圈注意到,飞利浦与京东联合打造的剃须刀XP521,在精准填补飞利浦5系价格段的产品空白,为追求高性价比的消费者提供全新选择时,将市场运营完全委托给京东,由京东全程自运营、自投放,节省多层分销及沟通成本。
“这么操作的核心目的,是为了用户的利益最大化,让京东可以全面、持续让利给用户。基于京东庞大的用户群体、成熟的营销水平,以及高效的物流配送能力,与飞利浦的产品研发、制造能力嫁接后,这款产品成本最终同比下降35%。”Snow透露。
京东个护电器采销贾哥表示,在XP521的合作中,京东以确定性规模给到品牌信心,双方又通过规模效应和用户视角两个维度突破,以高产品性能和高性价比让用户拥有更好的选择。
据Snow介绍,在功能性能上,XP521实现了同系列产品的跨越式升级,且用户只需支付5系产品的价格,就能享受到与7系同款的高锐度刀头,轻松实现高效剃须,显著提升使用感受。
从销售情况来看,该产品在京东主推日开售28小时的成交件数即破4000台,超日销量50倍,成为当日剃须刀类目排名TOP1。
在这一成绩的背后,无论是资源支持,还是商品的精细化运营,京东团队都在努力挑战并突破。例如,仅产品主图就做了4~5版优化,从不同维度寻找与用户沟通的语言。“来自主图的优化让用户对产品点击率从不到3个点突破了4.5个点。”贾哥告诉家电圈。
事实上,对于和不同家电家居品牌独家共建合作的营销动作和优化结果跟踪,京东团队保持每日高频协同,最终打造出一款款行业明星爆品,成为企业的全新名片。在家电圈看来,与其它电商平台不同,京东这一模式不只是与品牌深度合作、资源强强对接和全面拉通,更重要的是面向一线市场上用户需求的精细化经营能力。
多位京东资深采销表示,京东强大的自营体系,包括进货能力、优质打款政策,以及独立的销售团队,实现了进销存的全链路管控。不过,最让家电圈印象深刻的,还有京东采销团队不只是了解产品,谈及每一款产品时对产品性能、技术卖点都是如数家珍。同时,他们对于市场和用户的了解程度,不只是数据画像层面,而是更精准洞察用户未来的需求和趋势变化。
2024年618前夕,京东首次联合家电家居行业头部品牌,以独家模式打造品质爆品,全年实现超300亿元GMV,并与超100个品牌共同孵化爆款单品。2025年,京东家电家居独家共建模式走向成熟和稳定,并获得了康巴赫、苏泊尔、黑白调、方太、卡萨帝和松下等更多品牌商家和消费者的信任,这不光是京东在今年11.11的先声夺人,更进一步推动整个家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向效率要效益、向协同共振要增长,在存量市场中持续探索增量机会并不断实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