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企业要慢下来还得快行动!

慧聪净水网 2025-09-26 09:06 来源:家电圈

电器企业要慢下来还得快行动!

当“慢下来”与“快起来”两种矛盾、甚至对立的经营体系,同时摆在家电企业的面前,家电圈认为,这将是一场强者的战斗,更是一场王者的较量。比拼的不只是体力,还有脑力。因为,在慢与快中寻找经营平衡点,并不容易。

文剑|撰写

在2025年双11大促全面引爆的前夜,对于一线市场上的所有家电企业和商家,家电圈有一个建议:

面对接下来的市场洗牌和商业内卷,家电厂商的战略变革,必须要学会“主动慢下来”,放慢脚步思考清楚,到底应该怎么办,举一反三找到新的答案、方向和路径,因地制宜、因时而动。

不过对于接下来的一线市场商战和消费订单,必须要加快“动起来”和“跑起来”。当前家电市场的商业机会,永远都是“转瞬即逝”,用户需求也是持续多变。厂商除了要速度快,还要力度大,更要有持久耐力与斗志,敢拼敢抢敢为人先。

不过,对于很多家电企业来说,一定会认为:慢下来、快起来,就是一种矛盾和对立体。为什么既要求慢下来,还鼓励快起来?一会儿减速慢行、一会儿加速冲刺,这不就是一种典型的经营折腾和动荡不安吗?

对此,家电圈认为,凡事要“一分为二”来看。具体到家电产业,中国市场如今就是一个复杂、多变而立体的矛盾体。所有的市场参与者们,不是简单的“快进快退”、也不是“文火慢熬”就能解决问题,必须要通过“快与慢”的组合拳,在应该快的地方、应该慢的地方,提供更为精准、科学的管理逻辑和经营手段,从中找到经营的平衡和竞争的新状态。

慢下来,是企业的战略定力

具体来看,慢下来,是一种企业经营战略上的长期主义考量。家电圈进一步梳理后发现,慢就是一种经营的哲学。简单理解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之下,慢下来反而是一种快。要求所有家电企业和商家,要以走远路的心态和实力准备,在复杂的家电市场竞争中多打持久战,少做投机战。对于企业的综合经营管理能力考验,则更为艰巨和复杂。

这种慢,不是让家电厂商在一线市场上“拼抢速度、力度和手段”等主动性放弃,或者降速,而是要着眼于未来3年、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战斗准备,以一时的慢换取长期性的稳、可持续和战斗力。

事实上,过去30年、20年,很多家电厂商经历的市场经营和企业发展,就是一场典型的“急行军”,以快制胜、以快打慢。最终,这种快速扩张,导致企业在发展、经营和竞争过程中的很多管理体系、经营理念、竞争方法等短板,没有得到改善和提升,反而出现了“长处更长、短处更短”的矛盾。

比如说,在政策红利、消费红利,以及市场红利等多股力量之下,当时很多家电厂商只要有产品,有渠道网点,就能出货。微稍想加速出货,只要降价让利,就能抢夺用户眼球和购买力。当时,这些靠的不是家电企业的经营真功夫,而是外部市场的真刚需、快增长和猛需求。

现在,整个家电产业的内外部环境剧烈动荡和持续生变,很多厂商发现:一是,低价、超低价也卖不动货,拼低价内卷就是加速洗牌和淘汰出局;二是,单一的事件营销、广告轰炸、渠道压货,都遭遇了经营的天花板,根本无法助力企业经营突围。市场整体陷入了一轮“没有红利、没有奇迹,只有努力还没回报”的尴尬之中。

最近一段时间,很多空调企业不拼低价,又开始拼10年免费包修服务。表面上看有利于用户,是对企业品质的倒逼和考验,实际上很多企业盲目参与和跟进,就是一种经营手段的“懒惰”:硬生生将空调的3年、6年免费包修拉长至10年,最终增加的是企业未来成本和压力,属于典型的“寅吃卯粮”,并未真正解决市场和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需求激活问题。

只有通过真正的内心“慢下来”,才能让更多的家电企业和商家,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反思、梳理、复盘,哪些手段还是短期主义的投机,而那些“难而正确”的事情又应该如何坚定方向和坚守步伐,持续推动?这些都是需要“慢下来”,才能更坚定、更清楚地走下去。

快起来,是团队的经营大智慧

那么,“快起来”快速行动,则是一种企业策略上的竞争定位及应对状态。要求所有的家电企业和商家,要以寸土必争、丝毫不让的状态和决心,挤压同行的市场占比,在家电市场存量中寻找增量的机会空间。

目前,家电产业的市场抢夺,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存量市场的突破,而不是增量市场的拼杀。一方面,存量市场的庞大基数,只要适当激活,对于家电厂商都是机会点。但存量市场要靠拼抢,还要靠深耕与经营,所以速度要快,力度要大,关键是态度要坚定;另一方面,增量市场,目前整体已经缺乏向上突破的空间,更多的就是常态性、刚需性的需求,渠道多、消费分散,必须要依靠家电厂商“日复一日”的团队深耕细拓,持续付出和快速跟上,才能达到预期。

可以说,快起来,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状态,鼓励所有的家电厂商必须要放弃过去的模式、经验和打法,重构新的商业形态和业务体系,真正从新出发,以快制胜,在快中调整,在快中探索,在快中寻找,就算犯错也能“快速调整”减少损失和风险。

凡事,多看一看,再想一想。对于一个成熟的行业,所有的家电参与者们,拼的不只是速度、效率,还有耐力、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对于当前的家电市场,其实有两点,来自于家电厂商的分享,家电圈是非常认同的:

第一、一线市场的内卷,并不可怕。这就是家电产业市场竞争的一种阶段性洗牌过程,能者上、强者上,弱者下。最可怕的是,很多厂商不认清形势,不正视问题,不直面问题,还是采取了惯性的操作手段和商业打法,还是盲目拿10年前的经营理念和逻辑,看待当前的市场和消费者,完全是“刻舟求剑”。

第二、家电市场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周期和阶段,简单来说不是“高举高打”拼命抢夺就能马上取得胜利的果实。这个时期的市场抢夺,需要实力、耐力,还需要敏锐的判断力、快速的决策力,以及强大的执行力。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