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饮用水行业市场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

慧聪净水网 2025-09-15 11:02 来源:时代财经 百度

饮用水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其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用水的品质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从传统的自来水供应到瓶装水、桶装水,再到如今的净水设备和直饮水系统,饮用水行业涵盖了从水源采集、处理、包装到配送的全产业链,其发展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也是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环节。

中国饮用水行业正经历从“基本需求”向“健康价值”的深度转型。在健康中国战略与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行业已突破传统“解渴”功能定位,形成水源地价值挖掘、技术创新赋能、文化场景融合的三维发展格局。消费者对水质安全、矿物质含量、生态属性的关注度显著提升,推动市场从单一品类竞争转向细分场景、功能差异与品牌文化的综合较量。我们的报告《2025-2030年饮用水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包含大量的数据、深入分析、专业方法和价值洞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趋势、风险和机遇。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正确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获得领先优势。

饮用水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饮用水消费群体呈现显著代际特征:Z世代将饮用水视为“生活方式符号”,其决策受社交媒体、KOL推荐与品牌调性影响,偏好设计新潮、故事性强的产品;银发群体因慢性病管理需求,转向低钠、富硒等功能性品类,强调“医疗级饮水”属性;中产阶层则追求水源地稀缺性与全程溯源,推动高端天然矿泉水消费占比持续提升。

这种分化催生三大核心场景:职场人士的商务场景(小瓶装、高端水)、健身群体的运动补水场景(电解质水、弱碱性水)、家庭消费的健康场景(大桶装、母婴专用水),场景化需求进一步推动产品创新与渠道细分。

近期,两大饮用水企业龙头农夫山泉和华润饮料相继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期内,农夫山泉收入256.22亿元,同比增长15.6%;净利润约为76.22亿元,同比增长22.1%,净利率逼近30%。怡宝母公司华润饮料上半年实现收入62.06亿元,期内利润8.23亿元,分别同比下降18.5%和28.7%。此外,华润饮料各种规格的饮用水产品收入均录得下滑。

据了解,去年以来,胖东来、东方甄选、元气森林等品牌也相继入局包装饮用水领域,进一步瓜分了传统水企的市场份额。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5-2030年饮用水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分析:

饮用水市场呈现“大众刚需+高端细分”的双轨格局:传统纯净水、矿物质水依托价格优势占据大众市场,通过社区团购、便利店渠道实现下沉;而天然矿泉水、含气水、低钠水等创新品类以“功能化”为突破口,年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其中,“水源地IP”成为核心竞争力,如长白山、青藏高原等地理标志水源地产品,凭借稀缺性与文化附加值,溢价能力较普通产品高出30%以上。

当前,中国饮用水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加,对饮用水的需求量持续上升,同时,人们对饮用水的品质和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水资源保护政策的实施,饮用水行业的水源保护和水质管理面临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净水技术、智能水表、水质监测设备等创新产品的应用,为饮用水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饮用水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一)功能化:从“基础补水”到“精准健康”

未来产品创新将聚焦“功能精准化”:针对特定人群的定制水成为主流,如孕妇专用低钠水、儿童成长型富锌水、老年高钙水等;添加天然电解质、益生菌的“功效型饮用水”,瞄准运动、养生等细分场景;“药食同源”概念延伸至饮用水领域,如草本精华水、植物浸泡水,满足消费者对“内调外养”的需求。

(二)智能化:全链条数字化与用户交互升级

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渗透:智能饮水机通过水质传感器实时监测出水质量,并联动手机APP推送饮水建议;区块链技术实现水源地数据上链,消费者可追溯每瓶水的“前世今生”;AI算法通过分析用户饮水频率、体质特征,提供个性化补水方案,推动“被动消费”转向“主动健康管理”。

(三)生态化:绿色生产与循环经济布局

环保压力倒逼产业绿色转型:企业加速布局可降解包装、再生材料应用,探索“瓶身回收—再生利用”闭环模式;水源地保护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建设”,如打造生态保护区、开展水源地文旅项目,实现“保护—开发—反哺”的良性循环;碳足迹管理成为行业标配,低能耗生产、绿色物流将成为品牌竞争的新维度。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