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要误以为把货直接卖给用户就是拥抱用户
【题记】
拥抱用户本是一个经营的底层逻辑,但在经营出现困境,特别是利润越来越菲薄情况下,担心流通渠道商层级分享利润,所以提出所谓减少环节,就拿拥抱用户来当幌子来砍掉流通商。
华亭|撰文
拥抱用户是很多企业发展壮大的理念,从创立之初就树立了“以用户为中心”的立企宗旨,并将这一宗旨贯彻在整个经营实践中,从而在市场上形成长期主义的战略,成为市场竞争的赢家。
就这些成功企业的经验来说,将用户的需求视为经营的目的,这种以用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价值观,构成了很多成功家电企业持续增长的基石。如果考察现存家电品牌,能够坚持下来的哪家不是以用户为中心实施经营战略的呢?
不过,在家电产业步入成熟发展阶段,特别是近几年整体经济环境承压之后,家电市场需求不再像普及时期那样得到释放,一些企业就开始迷茫,思维也有些混乱,甚至是病急乱投医,以摆脱当前困境。
当这些企业看不到行业的整体状况,误以为当前市场不景气,很大程度是因为企业离远了用户,并且将症结归结于商流渠道阻碍了厂家与用户的见面,成为行业持续发展的障碍。因此,在解读拥抱用户时,就误以为厂家直接与用户买卖才是拥抱用户。
在他们看来只有直接把产品卖给用户,才算得上是与用户最近,才能了解用户,才了解需求痛点。这样看起来很有道理,但仔细想这并不符合逻辑。如果,这个道理成立的话,那还要流通渠道干什么?那些早就明白拥抱用户的企业岂不早就抛弃流通渠道,改为直接向用户卖货了。
试问,现实中有这样的企业吗?显然是没有的!现实中任何一家企业,都离不开渠道经销商,这是社会分工所决定的,在目前的生产力情况下,制造企业的本质就是研发制造产品,商流企业的本质就是把产品顺利输送到用户。
那么拥抱用户的实质是什么?其实并不难理解,真正的拥抱用户是洞悉用户需求,洞悉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从而研发生产用户真实需求的产品,而不是拿一堆概念来忽悠用户,用经营直接对用户就是拥抱用户。
其中,商流企业在制造企业拥抱用户过程中,不仅仅是起到顺利输送产品到用户手中的责任,还有更重要的作用就是把用户的需求真实反馈给制造企业,让他们真实了解用户的需求痛点,从而让制造企业的研发、制造更能贴近用户。这或许才是拥抱用户的真实状况。
拥抱用户也不仅仅是满足需求,更是主动洞察、甚至超越并引领需求,让用户真正感觉到品牌商的存在就是为了解决他们的需求痛点。对于制造商、流通商来说,一切努力的终极目标,便是通过成就用户来成就自己。
显然,那种机械、教条的理解拥抱用户的,实际是在扭曲拥抱用户这一概念。有观点还认为,一些企业为了摆脱经营困境,担心流通渠道商多分享利润,提出所谓减少环节,就拿拥抱用户来当幌子来砍掉流通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