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搞错了!消费升级不单单是产品涨价
【题记】
在谈论消费升级时,总有观点把消费升级看成是产品涨价,让商品卖得更贵一些就是消费升级。其实,这是一种片面观点。消费升级还应该包括消费品类的扩大,满足用户多样性的需求!
宋粤|撰文
从根本上来说,消费升级不是把奢侈品卖得更多,而是把高品质生活用品普及的更多,奢侈品只是少数人满足精神的商品,不具有生活的普遍性。人们日常用品的高性价比普及,才对推动社会进步有意义,才是真正的消费升级。
壹
现代意义上的消费升级,或者说这一轮消费升级,是在伴随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出现的。体现出的是我国经济从落后赶超,成为世界排名第二的经济体。同样,居家生活消费也是从羡慕西方高品质生活,到追赶上世界潮流,消费升级始终伴随我们
当然,广义上的居家生活消费升级是一直客观存在。太早的我们就不去说,从有电器开始,就有了电灯、电话,接着是电风扇、电熨斗、收音机等等,再往后就是电视、冰箱、洗衣机,?具体到家居生活中,
不过一些人在谈论消费升级时,总是把消费升级看成是产品涨价,让商品卖得更贵一些。像欧美那些奢侈品那样,以限量造成供不应求,或者是看成是身份标志,把稀有、高价定义为品质生活的标志,最终达到企业经营效益不断增长目的。
贰
2018年后,特别是疫情之后,人们期待国内经济重新步入高增长,并以此作为消费升级的引擎。但是,疫情之后,全球经济包括国内经济始终没有恢复到疫情之前的高增长态势。消费升级也同样遭遇强大阻力。
特别是近一年,宏观经济出现明显调整,人们对于未来经济的预期下降,形成了厂家积极推动产品价格上涨与市场需求疲软对价格敏感的矛盾,一些人就认为这是消费降级,就主动拿起价格武器,酝酿起所谓的价格战,以适应消费降级的市场现实。
其实,任何一个家电品从问世起,会在相当长时间的市场竞争中,形成公允的价格区间,如果产品属性和核心功能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生产材料和生产工艺也未见改进,那么一定会有品牌用更低的成本争夺市场,让价格回到公允区间。
叁
客观而言,以更高的价格购买同类家电品只是消费升级的一种表现,并不是所有的涨价都是消费升级。像一时地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成本上升导致终端产品涨价,像空调夏天旺季供不应求的价格调整,都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消费升级。
真正的消费升级是并不是单纯的涨价,让人们花费更多的钱才能过上有品位的生活,而应该一方面通过创新不断创造新品类,实现消费品类的扩张;另一方面是通过规模效应拉低品“有品质生活”的门槛,让更多人能买得起用得上各类有助于生活品质提升的家电品。
像奢侈品那样以高价格购买同类产品,那只是消费升级的一个层面,绝非是全部。也就是说,消费升级除了相对高品质高价格外,更重要的是消费品类的扩张,让消费者享用更多的助推生活感受提升的产品。
肆
还是以家电行业为例,或许更能说明问题。改革开放初期,居民生活品质提升是从彩电、洗衣机、冰箱逐步开始,渐趋这些家电品就成为人们居家生活的必需品。但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的持续不断和创新产品的络绎不绝,品质生活又有了像空调、油烟机、燃气灶等新的必需品。
当单一的彩电从CRT到平板再到液晶,洗衣机双桶到波轮再到滚筒,冰箱从单门到上下门再到十字门多门,空调从单纯空气制冷到空气制冷都能再到空调质量调节,产品价格自然也是随之而水涨船高,无疑这是一种品质生活提升。
同样,当微波炉、空气净化器、扫地机器人、电饭煲、洗碗机等也被纳入居家生活的必需品,也逐渐像“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消费半径就出现大幅延伸,这岂不是也是品质生活提升呢?
伍
消费升级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顺应这个历史潮流者,才能在未来高质量发展中获得红利。而那些只看到涨价才是消费升级的,肯定是短视行为,不可能在未来消费升级中把握住发展契机。
因此,我们就不要再把产品涨价当成唯一的消费升级来看,其实为消费者提供大家都喜欢买、用得上的实惠家电品,才是家电企业真正为消费升级做出了贡献,而不是总把涨价作为唯一的消费升级标准来衡量。
至少,恶性竞争的低价和效率改进带来的性价比是两码事,绝不能同日而语。最后,再重申一遍,消费升级——不是简单涨价来实现,而更重要的是拉低品质生活门槛,让更多消费者能够享用更高端产品,享用更多样性家电品,从而轻松尊享有品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