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经销商赚到钱是电器企业的使命
让合作经销商们,有利可图、赚到钱,这是所有家电企业的发展使命和经营担当。不过,最近几年很多家电企业不只是让合作多年的经销商们伤心,关键是商家付出更多反而赚不到钱了。
常伟|撰写
一直以来,大家都会说,让商家赚不到钱的家电企业,都是公开“耍流氓”。
不过,从2024年到2025年,在一线市场上,这种“公开耍流氓”的家电企业,却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频繁了。
今年以来,不只是众多家电经销商们赚不到钱,甚至还出现了很多家电经销商的经营亏损局面。
增收不增利,卖得多赚得少等现象愈发严重,更为麻烦的是“卖得多还开始亏损”的问题也出现了。在这种局面下,很多家电经销商陷入一轮又一轮的反思:如果跟家电企业合作,连赚钱都成难题,那大家天天拼命干,又是为了什么?
一直以来,让家电经销商等商业合伙伙伴,有钱赚、且持续赚到钱,一直是家电企业与商家合作的纽带和目标。即使是一些家电企业出现了经营的调整、市场的动荡,很多家电经销商仍然是“不离不弃”。
原因就是,很多家电经销商相信,家电企业不会让商家亏损,更不会让经销商“流血又流泪”。但是,最近的两年间,很多家电经销商却发现,跟很多家电企业合作,赚钱成了头等难事。很多时候,卖家电的经销商辛苦忙了大半年,赚得不如卖水果的小商贩多。
出现这种局面,家电圈认为,与家电产业最近几年的市场动荡,以及家电企业的渠道布局和经营策略调整,密切相关。
一是,这两年的家电市场上,主要厂商们卷低价,拼特价机、爆款机,拿千元机冲击市场规模。今年初以来,头部家电企业也主动卷市场,最终不只是让线上网店,就连线下实体店,都无利可图。拼低价到最后,就是厂商各方的“几败俱伤”。
二是,主要家电企业的渠道策略,迟迟没有调整到位,导致线上网店与线下实体店的内耗和冲突等问题严重。线上卖低价冲规模、线下卖中高端精品机保利润,两者看似相安无事,却因为网店的市场与实体店的市场和客群是一致的,怎么可能将低端与中高端分开出货,最终线下实体店商家赚钱越来越困难。
三是,主要家电经销商经营手段、经营策略出现了与主流消费群体的不匹配,不适应的局面。主要是年轻一代的消费群体,需求分层化现象非常严重,但是很多厂商还是采取“一招鲜吃遍天”的传统经营策略,导致在消费整体下行通道中,很多实体店经销商的蛋糕进一步变小。
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下,主要家电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已经出现:如何在价格内卷、消费下行、需求低迷,以及争夺白热化,甚至“活下去”的经营关键期,让合作多年的经销商,还能有钱赚?家电圈认为,这是一道战略级的新考题,更关系所有家电企业未来的活路和出路。
目前来看,影响家电经销商赚到钱的原因,除了上述的拼低价内卷,以及线上电商渠道卷线下实体店,在家电圈看来,更大问题还在于家电企业的市场经营定力,以及不同渠道的差异化经营策略探索,至今还没有找到一个精准的平衡点。更多家电企业还是聚焦短期的业绩最大化,受到出货及回款等KPI指挥棒影响。
面对家电企业的经营动荡局面,家电圈认为,有两个建议,供参考:
首先,保持经营战略的定力。这几年外部的市场变数快、变化多,造成了很多家电企业的经营策略动荡与不确定性增加。家电圈提醒,很多家电企业,一定要保持战略的定力,市场经营策略不能“忽上忽下”持续动荡。
这不只是会影响很多合作商家的经营持续性、稳定性,更为重要的是会造成市场的整体操作紊乱。特别是对于线下市场的经销商群体,本身对于新知识、新变化就存在一个学习、理解、执行的过程中,不能没有尝试就全面铺开。家电是耐用消费品,存在非常高的专业化门槛,家电厂商需要稳中求变和稳中有变,而不是一顿乱变。
其次,加速经营策略的变革举措落地。特别是针对线上电商与线下实体店的矛盾、冲突和内耗,在市场和消费下行中加速恶化,最终伤害的还是家电企业自身的利润和规模。所以,家电企业必须要尽快优化市场经营策略、渠道布局,以及产品经营结构,真正让线上线下相互赋能,而不是相互拆台。
对于线下实体店的老板们,面对变化的市场、消费,以及家电企业经营策略,一定要有信心和耐心,通过培养一批年轻的“店二代”接班,来撬动家电市场的经营变革。在这一过程中,经营的效率提升、经营的质量改善,以及整体的执行力和认知度,都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