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电器业主流消费观被带歪了!
最近,在与家电经销商聊天时,谈到一个话题:今年家电消费市场真的很难吗?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他给出的答案超乎家电圈意料:表面上看,是内卷拼低价;实际上是,头部家电企业将消费观念带歪了,弄不好会动摇很多企业基本盘。
常伟|撰写
都说今年家电市场难干,是因为一线市场上家电企业们疯狂拼低价、搞内卷。
内卷是不争的事实,很多家电企业,特别是头部品牌,动不动就拼低价,完全被小米等企业给带歪了、带偏了。这些家电大企业们,就是“自废武功”,不去搞企业的产品品质、用户服务、体验营销和场景营销等能力和细节的提升,而是陷入了一轮内卷的乱战之中。
这个内卷、恶战的结果,很多家电厂商不会想到,最受伤害的不是同行,也不是用户,而是自己。因为,他们这种操作,就是导致很多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消费者们,整个消费观念和认知被带向新的误区和死胡同:现在的家电产品,是真便宜,而且很多便宜的家电也很好用,就算用几年扔了都划算也不心疼。
这又意味着什么?作为家电产业主角的海尔、美的、格力、海信、长虹们,为了抢占市场,抢夺蛋糕,放弃了原本坚持的东西:比如,价值底线,倡导“高端品质生活方式”的价值观,以及“一分钱一分货”的商业逻辑。相反,让很多消费者产生了:便宜有好货!大品牌的产品价格便宜、服务还好!家电产品的价格,原本就应该这么便宜。
一位乡镇市场的家电经销商就举例:“我们镇上,有三个家电大品牌的专卖店,都是一线大牌,一家门店天天推1650元的空调,另一家就会推1600元的空调参与竞争,还有一家虽然有点贵也只有2699元。为了竞争,工厂也会鼓励商家敢于竞争,在一线市场上拿爆款千元机抢夺市场,天天给消费者灌输的认知,就是空调也就一千多”。
这种操作到底伤害了谁?整个家电业的商业价值观被冲击得七零八落,工厂和商家没利润,用户其实也没有得到好的品质和服务。这种认知一旦建立起来,影响的不只是少数用户,而是整整一代人。
这意味着,当一些空调企业卖出2千、3千,甚至5千的产品,就会被冠以“黑心”和“暴利”的标签。却不知道,一千多的空调,也就是材料成本价,企业完全不赚钱,商家也是亏本赚吆喝。那么,问题就来了:到时候用户想要的贴心服务,就没了;企业想搞的创新科技,也没办法投入。
还有一位乡镇市场的经销商直言,知道为什么线下的实体店门店,不能卖特价机爆款的原因吗?爆款不仅没有钱赚,还会伤害、透支买好产品的老用户,更重要的是爆款质量问题集中爆发,或频发,就会让实体店老板在当地多年积累的好口碑瞬间崩塌。”
对此,家电圈想说,无论是企业,还是商家,在家电市场经营、竞争和拼杀,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商业底线,不能被同行和市场上的内卷带偏了方向。家电企业坚持好产品,特别是差异化产品力的打造,是生存的关键和前提;实体店的家电经销商提供真机的体验感和更好的服务是能活下去的基础,专业的导购、讲解与设计,以及贴心的服务,则是赢得用户口碑和信任的加分项。
没有章法!急于求成,希望可以快速破冰、找到新的增长路径和动力;没有底线!为了增长和发展往往会失守经营的底线和道德;现在,很多家电企业的焦虑和痛苦,不是来自外部的市场,而是自身的信心和价值观崩塌。对于家电厂商来说,出现问题不要害怕,牢牢记住一点:走自己的路,走远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