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以美元计价的电器在美元走软中受益较大?

慧聪净水网 2025-08-05 11:12 来源:家电魂作者:冯同

【题记】

美元走低是阶段性现象,其长期趋势还不明朗,这取决于美国经济竞争力恢复、债务可持续性及全球货币体系重构进程,当前共识尚未形成反转契机。家电企业应该客观去看待和理解,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判断,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全球市场战略策略!

如何理解以美元计价的电器在美元走软中受益较大?

冯同|撰文

对资本市场有所关心的朋友都注意到,近来美元对全球货币,包括人民币、欧元等主要货币,都是一个走软的态势。美元指数从今年1月13日的110.18高点开始下降,到笔者撰稿时的7月25日下降到97.67,半年多时间下降了12.51,降幅为11.35%,为历史少见。

全球经济研究机构瑞银报告就提到,中国A股中的家电、交通、有色金属和电子等以美元计价的债务敞口较高的行业可能会获得最大的收益提振。因为,美元走软会导致融资成本降低。其中就提到受益的首先是家电行业。

以美元计价的家电品在美元走软中受益较大,行业人士做过很多的分析,集中起来将原因主要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融资成本降低。美元贬值会降低以美元计价的债务成本,家电企业若持有较多美元负债,可减少汇兑损失并降低财务费用。例如瑞银指出家电行业因美元债务敞口较高,在美元走软时融资成本显著下降。‌

第二,出口竞争力提升。美元贬值使家电产品在国际市场价格下降,增强中国家电产品的价格优势,尤其对依赖出口的家电企业(如海外业务占比高的企业)形成直接利好,刺激出口增长并提升国际市场份额。‌

第三,缓解家电品制造成本压力。家电的主要原材料像,铜、铁、石油等原材料都是以美元计价。在这些原材料购买的美元价格不变情况下,美元贬值就等于采购价格降低。这对家电制造来说就相当于成本降低,这对中国家电开拓全球市场极为有利。

此外,美元走软背景下,跨国公司(如美国企业)在海外业务的利润兑换为美元时收益增加,间接推动相关供应链企业。其中,就包括中国家电制造商的出口需求受益。这对当前中国家电走向全球市场具有利好作用。

当前是中国家电企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家电企业在国内正在经历着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一方面在国内市场上竞争进入白热化,制造成本的压力非常大。现在美元价格走低,正好可以降低原材料的采购成本,从而缓解制造成本的压力;另一方面全球化市场是中国家电企业必由之路,制造成本的降低会助推国际化进程的顺利进行。

可以预见,美元走低已经是一个趋势。美元指数自2025年以来持续走低,主要受三重因素影响:美元储备货币地位减弱,真实利率下降,指数处于历史高位。且这种下降周期虽说可以扭转,但从现在来看仍然是可持续的。

如何理解以美元计价的电器在美元走软中受益较大?

综上所述,美元走低是阶段性现象,其长期趋势还不明朗,这取决于美国经济竞争力恢复、债务可持续性及全球货币体系重构进程,当前共识尚未形成反转契机。况且,截至今年7月美债已达36万亿,收益率在4.3%-4.5%高位运行,必然导致美元难以再次走强。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家电企业依托出口的企业不少。像主流家电企业海尔、美的、海信、TCL的营业收入的海外占比都在四成以上,其中海尔的国内、国外营业收入几乎是各占一半。有一些中小家电企业完全是依靠给海外品牌代工生产,几乎90%以上的营业收入是来自海外。海外营业收入基本上都是以美元记账结算,可见美元走势对国内家电企业的影响巨大,万万不可忽视。

因此,家电企业应该客观去看待和理解美元走弱的基本逻辑,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判断,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全球市场战略策略,把规避风险放在第一位,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全球市场!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