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净水大爆发 行业如何在 “内卷” 下迎来突破?
当下,消费升级的浪潮与大众健康意识的觉醒,正强力推动商用净水市场迅猛扩张。企事业单位、公共建筑等领域对安全、高效、便捷的净水设备需求如饥似渴,这片曾被视为小众的市场,已然摇身一变,成为各方势力激烈交锋的“新战场”。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2024年间,中国商用净水市场复合年增长率超10%,业内专家更是大胆预测,未来商用净水市场的整体规模有望达到万亿级别。
然而,随着众多参与者的蜂拥而入,市场 “内卷” 现象日益严重,在此情形下,行业究竟该如何破局,实现价值的跃升呢?
01#“内卷”困局,因何形成?
当商用净水市场的巨大潜力被公之于众,瞬间吸引了各式各样的参与者。从传统家电巨头,到专业净水品牌,再到新兴科技企业以及跨界而来的资本玩家,纷纷迫不及待地涌入,都期望能在这片 “蓝海” 中抢占一席之地。众多参与者的涌入,使得产品同质化问题愈发严重。市场上大量的商用净水设备,在功能、外观甚至宣传卖点上都极为相似,多数产品聚焦于基础的过滤功能,在核心技术与独特优势上缺乏实质性差异。无论是滤芯技术、净化工艺,还是智能控制方面,创新成果寥寥,难以满足多元化的商用场景需求。
激烈的竞争还导致了价格战的打响,部分企业为了迅速抢占市场份额,不惜降低产品价格,压缩利润空间。这种低价竞争策略虽能在短期内吸引客户,但却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一些企业为控制成本,选用劣质材料、简化生产工艺,导致产品性能不稳定、使用寿命缩短,频繁出现故障,极大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破坏了行业的健康生态。
与此同时,行业标准的不完善,也为市场乱象埋下了隐患。由于缺乏统一、严格的质量标准与检测规范,不同品牌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在选购时往往无所适从,难以辨别产品的优劣。这不仅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成本,也阻碍了优质产品与品牌的脱颖而出,使得整个行业陷入无序竞争的泥沼。
02#突破内卷枷锁,实现价值跃升
在这场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若想突破 “内卷”,实现价值跃升,需从品牌塑造、技术创新、渠道拓展等多维度发力,构建起坚不可摧的核心竞争力。
品牌力是企业在市场中立足的根本。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消费者面对海量产品往往感到迷茫,此时强大的品牌就成为了品质与信誉的象征。以安吉尔为例,其凭借 37 年在净水领域的深耕细作,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口碑,“2024年商用净水器全国销量领先”的佳绩,便是其品牌影响力的有力见证。这一优势使其在与其他品牌争夺政企、医疗等高要求客户时,占据明显的竞争优势。
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随着商用场景的日益丰富与复杂,对净水技术的要求也水涨船高。从基础的杂质、细菌过滤,到去除重金属、有机化合物,再到满足半导体生产等特殊行业的纳米级纯水需求,每一次技术的突破都意味着新市场空间的开拓。这些创新成果不仅优化了产品性能,更为客户创造了实实在在的价值,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 “秘密武器”。
渠道建设是产品触达客户的关键桥梁,完善的销售渠道能够助力产品迅速覆盖目标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传统家电巨头依靠已有的庞大线下销售网络,将商用净水产品快速铺向全国各地;专业净水品牌则通过发展区域代理商、与工程商合作等方式,深入渗透商用市场的各个角落。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渠道营销模式,已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必备策略。
虽说,商用净水市场前景广阔,但依旧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一方面,随着健康饮水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公共卫生标准的持续提高,以及政策层面大力鼓励公共场所安装净水设备,市场需求将持续释放。特别是在养老机构、月子中心、高端健身场所等新兴领域,对高品质商用净水设备的需求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市场竞争的加剧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部分企业陷入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导致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损害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行业标准的不完善,也使得市场监管难度加大,给一些不良企业以可乘之机。
中国商用净水的未来,属于既能解决水质安全问题,又能以技术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当品牌塑造、技术创新与渠道深耕形成共振,这个万亿蓝海市场的真正价值才刚刚开始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