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行业下一步的重头戏会转向“反内卷”吗?
【导读】
内卷竞争导致企业将资源投入无效的重复劳动(如价格战、渠道争夺),而非创新或提升产品体验。这种竞争模式不仅削弱企业长期竞争力,更是阻碍行业可持续发展!
望博斋主|撰文
家电行业的很多人都在关注一个问题,就是下半年行业的重点是什么?是在等“国补”第二批资金下拨,还是在等“国补”退出后的新政,或是在等市场回归常态后的自然走势!
或许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跟着产业政策的导向。那么最近的产业政策导向是什么?家电行业接下来该干些什么呢?
壹
细心人会发现,在7月16日国常会在提出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就提出,一是要着眼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针对该产业领域出现的各种非理性竞争现象,坚持远近结合、综合施策,切实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
二是要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强化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督促重点车企落实好支付账期承诺。
三是要着力健全规范竞争的长效机制,加强行业自律,更好发挥标准引领产业升级作用,引导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提升质量等增强竞争力。虽然这些要求是针对新能源汽车行业,但对家电产业的竞争也具有借鉴与指导意义。
实际上,反内卷话题早在各个行业有所提及,其中家电行业还是社会上重要的聚焦点。某家电企业老总自豪地说道:XX的现金周期是负的,家电行业估计只有XX做到了。然后他进一步解释说,其实就是做生意不用自己出本钱,都是用别人的钱在做生意。
此番言论一出并被披露后,掀开了家电行业产业链不平衡的内幕。暴露了家电头部品牌所谓的竞争优势,是建立在盘剥上下游产业链资源基础之上。相关行业人士就指出,这种资金占用策略使企业获得短期财务优势,但客观上加剧了产业链生态失衡。
贰
家电行业出现严重的内卷,根本原因在于行业发展进入成熟期,同时行业产业链进化的不平衡。通过梳理家电行业发展的进程,不难发现企业为了生存和持续发展,就不得不选择通过内卷来实现。
行业进入成熟期,需求已经拉满到极致,很难再支持源源不断的增量。市场是顶着天花板在前行。很多企业或许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以为市场需求是一个无限增长空间,
而作为企业来说,他们始终认为市场那么大,自己才占据多少?就要想方设法去抢占市场。当然,抢占市场的方法很多,创新是最佳方案,但创新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且周期非常长。而通过极致降本增效,用内卷的方式维持增长是最便捷的方式。
再从产业链来看,家电品牌方已发展成规模企业,在产业链中具备了绝对的话语权。特别是在产能链上游产能过剩,下游终端商云集的背景下,品牌商通过打压产业链上下游,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空间。
叁
客观而言,内卷不是将家电产业链打造的更强,而是把家电行业产业链卷得支离破碎。头部品牌企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强,而上游供应链却越来越弱,造成了整个产业链的不平衡。如果这种状况持续发展,就有可能毁掉刚刚崛起的中国制造。
此次,国常会提出行业竞争要规范秩序为核心的反内卷意见,虽然是针对新能源车,但对家电行业的内卷也具有高度的指导意义,否则中国家电产业也会因极致内卷而受到伤害,断送改革开放以来建立起来的已屹立于世界之巅的中国家电产业。
特别是那些品牌规模企业,应该有大局观和产业担当,不要因一己私利,为了当所谓行业第一的名声,为了给资本满意的持续回报,将亲手参与建立起来的完整产业链撕碎。最终产业链的失当将会反噬企业本身,这绝非是危言耸听。
其实,管理层早就看到了这一点,一直在强调反对业内的非理性竞争,特别是对上游供应链的极端压榨。因此,在下半年行业重心从补贴刺激消费转移后,新的趋势就是一场行业的反内卷活动。否则,家电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
内卷式竞争模式不仅削弱企业长期竞争力,更是阻碍行业可持续发展。虽然,现在不再称之为运动,但这一风暴或许燃起后就可能涤荡旧的发展观念,让规模企业逐渐多一份行业责任和社会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