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器产业为何能抗击关税战的冲击

慧聪净水网 2025-05-12 09:42 来源:家电魂

【题记】

懂王发动的关税战来势汹汹,但中国家电企业却并不惧怕。这就在于中国家电产业已成熟壮大,已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不断布局全球市场,从产品创新、产业链布局、市场多元化等方面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电器产业为何能抗击关税战的冲击

华亭|撰文

懂王发动关税战已经一月有余,受冲击的不仅是商品流通、全球经济,美国人自身的日常生活也遭受无差别打击。堪称是典型的损人不利己,受到内外的广泛质疑和抵制。

中国家电作为面向全球各国市场的产业,说不受关税战的影响是罔顾事实。但是,经过多年全球化摔打的中国家电产业,已经具备了强大的抗击打能力。再经历关税战只能磨砺的更为强大。

中国家电虽然是承接欧美、日韩的产业,但在改革开放后在国内扎根后,也开始起步全球化的进程,多年经历了全球市场大风大浪的洗礼,现在已经站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央。国内头部企业也成长为全球家电产业的领军者。

海尔是全球化最为成功的企业。海尔通过在全球设立35个工业园和138个制造中心,实现了产品的本土化生产。这一举措不仅更贴近当地市场需求,还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市场响应速度。例如,1999年海尔在美国建立的第一个海外工业园,就标志着其海外研发、制造、营销“三位一体”本土化战略的正式启动。此外,海尔早在2016年豪掷56亿美元收购GE家电业务,目前占据了北美大家电16.8%的市场份额。

美的充分发挥资本优势,全球化战略成绩斐然。美的海外各地区呈现高增长,空调作为美的强势品类,海外市占率迅速提升。其中美的家电业务大力发展OBM海外产业链布局(渠道/售后/物流),推动OBM业务快速发展。同时,美的生产基地全球分布,东南亚、埃及,巴西等工厂积极承接各国和地区订单。美的通过全球化供应链布局应对美国关税风险,是中国家电企业典型应对方式。

海信的全球化布局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且持续深化的战略实践。市场拓展覆盖全球各大洲,在不同区域市场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格局。目前海信已有遍布全球的36 个工业园区和生产基地,经营本土化已成为主体。海信在全球设立了30个研发中心 ,涵盖电视、空调、冰箱冷柜和洗衣机产品研发职能,为海信在中东非洲市场的拓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构建了全球化的研发体系。同时,海信通过赞助国际体育赛事等多元化营销手段,显著提升了全球品牌知名度。

格力在海外市场持续发力,不断加强海外战略规划和全球市场整体布局。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在南美布局了生产基地,产品已销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主品牌占比近70%,公司坚持以自主品牌为中心,生产基地全球化、本土化,市场布局更为聚焦,通过渗透当地消费者的市场细分产品,实现全球市场持续稳定增长,呈现出加速海外市场发展的积极态势。

TCL的全球化具有标杆作用,是国内家电企业最早探索国际化的品牌。以1999年设立越南分公司为起点,TCL坚定全球化战略,实现营收持续增长与主要产品全球领先。目前在全球拥有38个制造基地,业务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TCL全球化成功的实践经验在于建立本土经营能力,赋能当地产业链,与全球合作伙伴合力推动产业升级发展,从而实现自身的全球化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家电企业在应对懂王以关税战为核心的贸易战是有底气的,这就在于中国家电企业的全球化布局已见雏形。这一战略主要包括了采取了多种策略,即:供应链调整、市场多元化和技术创新等。

首先,‌供应链调整‌是中国家电企业应对关税战的重要手段之一。企业通过转口贸易和“中国+1”布局,利用越南、墨西哥等第三国作为中转站,以规避高额关税限制。例如,海尔在美国有工厂和研发中心,本土化策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关税战波及。海信、美的、TCL在墨西哥、越南设有工厂,转口贸易也能规避一定的风险。

其次,‌市场多元化,‌帮助企业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中国家电企业积极拓展新兴市场,如“一带一路”和RCEP成员国,推动跨境电商多元化,减少对美国的依赖。例如,像海信转向南非市场,海尔深耕中东市场,虽然面临压价,但缓解了订单流失的压力。

再次,产业多元化化,涉足多产业分散风险。懂王的关税战对不同产品是有差异的,布局的产品多元也是减少关税战的策略之一。例如,美的从家电延伸至机器人、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如收购库卡机器人),消费电器收入占比约40%,暖通空调占45%,机器人及自动化占7%。多元化分散了关税战冲击的风险。‌

最后,‌技术创新‌是企业提升国际市场溢价能力的关键。中国家电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聚焦半导体、工业软件等战略领域,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例如,中国家电企业在智能化上已有建树,先机技术和产品也是减少关税战损失重要策略。

不可否认,这些策略不仅帮助中国家电企业在关税战中保持竞争力,还促进了企业的长期发展。通过灵活调整供应链、多元化市场和技术创新,中国家电企业正在成功应对着懂王的关税战冲击,仍然将全球化市场耕耘得更好。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