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转型需创新驱动但要谨防走“伪创新”的歧路

慧聪净水网 2025-05-09 09:00 来源:现代家电网

【题记】

创新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创新也不是那么简单说创新就创新的,很多时候企业往往是为了创新而创新,结果可想而知。

电器转型需创新驱动但要谨防走“伪创新”的歧路

冯同|撰文

近年来,随着家电行业成熟度越来越高,家电企业在研发、创新领域的投入也越来越大,创新成果不断,特别是在数字化、AI化、绿色化领域成效显著,推动行业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如今创新已经成为成熟家电企业驱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成为差异化竞争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但是,在创新发展过程中也有一些现象值得行业思考。比如说,不断有创新但创新成果却很难得到市场认可,被行业称之为“伪创新”。

什么是盛行行业的伪创新

行业所说的所谓“伪创新”,就是那些表面看起来高大上,充满噱头、热闹非凡的创新投入和活动,实际上并未能转化为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更未为企业贡献多少实实在在经济效益的“创新”举措。

一些企业在没有明确用户需求和技术路径的情况下,盲目追求建立各种国字头的研发中心、实验室等硬件设施,或者找协会、第三方挂牌、认证,看似投入巨大,成果不断,实则缺乏“以客户为中心”的有效资源整合与成果转化输出。

而从创新成果的效应上看,“伪创新”的真实效果和价值并不大。一是把原先的产品做些改良,或者是完善当成是创新;二是想当然的闭门造车,创新产品是自说自话的假需求;三是对用户需求并不真正了解,创新产品往往会是画蛇添足。

绝大多数“伪创新”实际上是企业对创新认识偏颇和定位不准,将创新作为KPI来考核,规定时间内拿不出成果,就要等于玩不成任务,显然就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其创新的结果能会是什么呢?

伪创新现象种种令人头痛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伪创新”的流行是被逼无奈。因为,创新确实对企业的影响巨大,不仅确实是驱动发展的动力,更具有明显的提升品牌效应的作用,可以印证企业实力和能力强大。因此,追求创新成功就成为企业的必修课。但往往会出现过犹不及的情况,有以下几种情况值得关注:

一是科技成果并不成熟,但却急于推出和发布。一些企业的创新成功在没有成熟情况下,就急于找关系鉴定,进行申报和推出,动辄还标榜国际领先、国内领先,但这样的创新不能转化为终端销售,实则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二是没有含金量的论文发表与专利申请。这都是企业为了提升形象或满足某些要求,尤其是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鼓励员工撰写大量同质化、低水平的学术论文,并进行不必要的专利申请,这些知识产权往往难以形成有效保护,更谈不上客户需求和价值创造。

三是泛滥成灾的标准制定与话语权争夺。家电是一个步入成熟产业,其中标准的修订和完善,是一个成熟的标志。但许多标准却是重复的,并没有多少先进性,主参编单位只为争取政策和利益而制定,标准发布之后,也没有几家企业采纳,更得不到市场的认可,其存在的意义又何在呢?

行业、企业创新本是一件好事,是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新产品,以满足用户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但如果流于形式,成为为了创新而创新的套路,就失去了创新的初心和意义,只会沦落为一些企业或人牟取利益的途径。

伪创新表面光鲜未必好用

面对市场竞争从标准化产品转向个性化产品的发展阶段,创新出个具有性化特征的产品是立足市场的最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提升企业和品牌含金量的最好办法。因此,没有一家企业不把创新当成头等大事。但同时也伴随着创新出现了“伪创新”,成为企业真正创新的绊脚石,给企业和品牌带来极大的负面作用。

第一,创新资源被浪费。企业为创新不惜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时间,若不是创新出具有价值的成果,而是不具备实用价值的研究,开发出的成果徒有虚名,必然会导致真正有潜力的技术得不到足够的支持和重视,浪费了宝贵的企业资源。

二是品牌形象受损。消费者一旦发现某类企业整天创新成果不断,专利数量庞大,却在市场缺乏领先新产品和新技术,尤其是解决用户痛点方面乏善可陈,甚至还不如一些细分领域的中小微企业,这类企业的“创新”就会被用户贴上表面功夫的标签,继而影响到品牌的忠诚度和美誉度。

三是创新能力退化。“伪创新”往往是过分追求高大上,追求国字头创新平台,或者是硬件的堆砌。当这种习惯于做表面文章而不是深入挖掘问题本质时,真正的创新能力将逐渐丧失,真正有能力的创新人才也将面临流失。这对企业来说是慢性自杀,极为致命。

因此,“伪创新”表面看起来非常高、大、上,但实际上是一种腐蚀剂,不仅浪费了企业大量的人力、资金,还可能误导企业的战略方向,削弱企业长远发展的潜力。越是大企业越容易产生这种“伪创新”。

破局在于科学定义创新内涵

要解决上述问题,企业必须重新定义对研发、创新的理解,让其成为驱动企业成长的核心动力。具体而言,就是所有的创新都应聚焦用户需求,都应该围绕着解决用户的痛点而展开,确保每一个新想法、新创意都能够直接回应市场的真实诉求。

企业要从优化创新评价体系入手,要建立健全以结果为导向的创新机制,不能单纯以平台建设、论文数量、专利件数、成果鉴定等量化指标作为衡量标准,而是更加看重项目实施效果和经济效益贡献程度,要将研发人员的绩效奖励,进一步与新产品贡献的营收、利润相捆绑。

只有当企业的创新机制、创新文化形成脚踏实地,崇尚实干,反对浮夸和形式主义的良好风气时,企业的创新成果才更具含量,更被客户所接受,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使企业通过创新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家电的科技创新与其他领域还是有所不同。因为,家电是生活用品,创新产品既要有实用性,还要人们够经济,让人们能够买得起用得起。如果,创新出的不具有实用性,只是花里胡哨的概念,这就有悖创新的初衷;创新出的产品就价钱贵的离谱,那只是少数人的玩物而已。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