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消费数据出炉 电器厂商加速冲刺年中大促
作为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节点,同时也是观察经济活力的重要窗口,假期消费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尤其是今年,大力提振消费成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首要任务。从整体来看,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消费市场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答卷。
“五一”假期全国消费市场繁荣活跃
商务部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全国消费市场繁荣活跃。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3%。
多家在线旅游平台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五一”假期的出游人次、人均消费金额均超过去年同期。同程旅行的报告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市场的热度或创历史新高,且旅行热度有望延长到假期结束后的首个周末。
抖音生活服务发布“五一”消费数据报告显示,“五一”假期线下到店消费力强劲,住宿、家庭餐抖音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超7成,酒店景区套餐团购订单量增长了116%,服饰类连锁商家团购到店核销量增长462%。
值得关注的是,在各类利好政策的助力下,外国人来华“中国游”和“中国购”迎来了一波热潮。携程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一倍。上海、深圳、义乌等地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138%、188%和60%。
以旧换新持续火热
作为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环节,今年五一假期以旧换新同样活力涌动。数据显示,在以旧换新方面,2025年初至5月5日零时,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300万份;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5516万台,购买手机等数码产品4167万件。
假期前四天,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超6万份,带动新车销售88亿元;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产品356万台,带动销售119亿元;购买手机等数码产品242万件,带动销售64亿元。假期期间,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家电、汽车、通讯器材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5.5%、13.7%和10.5%。商务部重点监测电商平台智能家居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超20%。
苏宁易购方面数据显示,5月1日至5日,苏宁易购全国门店客流同比增长110%,家电以旧换新订单增长57%,万元以上家电销量增长79%。其中,高端品牌空调销售增长280%,12公斤以上大容量洗衣机销售增长155%,高端酒柜类产品销售增长281%,新风空调、空气净化器、衣物护理机销售同比提升158%、131%、199%,“智能门锁+扫地机器人+洗碗机”成为年轻人最喜爱的置家三件套;县域市场家电消费持续提档升级,在县域市场,年轻消费者对品质家电的需求已向一二线城市看齐。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用足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推动“两新”加力扩围政策继续显效。一季度,“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全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9%,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
国家发展改革委方面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充分发挥“两新”部际协调机制作用,强化统筹推进和跟踪调度,督促各地各有关部门加快已拨资金审核兑付,切实减轻企业垫资压力,确保真金白银优惠直达消费者,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发挥更大效果。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印发通知,会同财政部及时向地方追加下达今年第二批81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继续大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五一消费恢复环比提速,展望后续,继续看好消费提振政策逐步显效,全年居民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外部环境波动加剧的二季度,国内宏观调控预计将加大稳增长政策实施强度,着力释放内需潜力。随着系列稳经济举措进入落地阶段,叠加促消费政策的累积效应逐步释放,市场消费活力有望保持回升势头。观察表明,当前各地推出的消费激励措施正在形成政策合力,这将为下半年居民消费升级提供持续支撑。
家电厂商冲刺年中大促
随着五一假期过去,618年中大促马上到来。从大环境来看,面对外部环境不断冲击,二季度将会是扩内需促消费的关键节点,多方分析均认为,二季度扩内需政策会显著加力,新一批增量政策有望出台,包括进一步激活国内消费市场、强化财政金融政策的协同效应、进一步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等等。其中,作为传统消费的四大金刚之一,接下来的家电消费市场将会迎来重点关注。
奥维云网分析认为,随着国补资金通路优化,以及新一轮促销旺季到来,年度行业大盘同比高点或将在Q2出现,打赢6月促销战将成为渠道企业抬升年度业绩的关键节点。预测认为,二季度空调、冰箱、洗衣机规模同比将增长12.1%、10.0%及14.3%。
值得关注的是,在空调方面,产品价格近段时间持续走低,在前段时间举行的格力电器股东大会上,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直接表示:“国内空调卷低价。我看网上讲某个空调竟然卖到1000块了,是纸糊的吗?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还是要坚守良心,不能随波逐流。我觉得先有技术,有质量,再谈价格。”
去年618期间,家电市场爆发了一场惨烈的价格战,从今年来看,有行业人士认为,今年的价格战或将会更加激烈。
不过,奥维云网分析认为,当前市场价格竞争激化,主要源于国补政策红利释放、渠道资源前置透支、头部企业成本优势传导、行业格局加速整合等多重因素叠加。国补驱动下行业销售结构依然保持上行,建议企业理性看待价格波动,无须过度自我加码价格战心理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