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起电器企业一切经营都得回归

慧聪净水网 2025-04-02 09:55 来源:家电圈作者:宁言

今年起电器企业一切经营都得回归

特殊时期,对于家电企业来说,就要有特殊的打法和经营逻辑。就是所谓的“先想办法活下去”,再想办法“赚到更多的钱”。比如说,今年家电市场上,企业基于场景的体验营销,以及套系化的方案推广,都应该共同为出货让路。一切都要回归原点:想尽一切办法和手段出货。

宁言 || 撰写

进入4月之后,家电市场能否出现往年火爆的“红四月”局面,相信超过八成的企业和商家,都没有太多的信心和底气。

对于今年的家电市场,很多厂商面临的“不确定性的变化和局面”,远远大于过去的任何一年。 不只是简单市场困难和出货艰难,还有消费的低迷与谨慎观望。

虽然有家电“国补”政策的加持与赋能,但是众多厂商心里非常清楚一个真相:消费需求很疲软,消费出现提前透支,以及消费信心不足等问题。短期之内依靠单一的财政补贴政策,是难以扭转的,只是说会延续市场和出货下跌的速度和周期。整个家电市场的“僧多粥少”局面,短期内是无解的。

当然,家电作为家庭消费的必需品,无论是老旧产品更新,还是新增需求购买,也保持着相对稳定的需求和规模量。最近3年以来,中国家电在国内市场的需求保持在一个稳定产销量区间。同时,海外市场的需求增长,反而成为很多中国家电企业发展的支柱和力量。

只是相对10年前、20年前,从两年前开始,国内家电市场的增速放慢,甚至出现了部分品类的出货下滑、需求低迷,已经无法避免。未来,中国家电市场出现整体规模继续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没有了。

现阶段,摆在众多家电厂商面前的市场难题,就一个:市场的有效性需求稳定,但不强劲,而且出现了阶段性的动荡和下行;但是,主要厂商的规模、数量均出现了严重的过剩局面。产业“僧多粥少”局面之下,绝大多数厂商的市场份额和生存空间,就面临着被挤压和蚕食的可能。带来的结果,则是大部分厂商在一线市场经营中的“体感变差”,以及参与竞争的“后劲”不足。

但是,对于中国市场上,甚至全球市场上的家电企业来说,最大挑战,或者说竞争门槛,从来没有改变过:

一是,基于一定规模下的综合实力制胜。不管是定位高端品牌,还是高性价比品牌,或者高品质品牌,没有一定的出货规模,没有一定的用户群体认同,是无法支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投入的。所以,规模是每个想在家电行业生存并立足的经营“门槛”。没有规模谈利润,对于家电这种家庭消费品来说,就是“空中楼阁”耍流氓。

二是,基于用户共振的经营手段和模式创造。有产品、有品牌、有渠道但没有用户的时代,对于家电厂商来说,已经成为过去时。未来,所有家电厂商必须要拼用户,包括找到用户、打动用户、赢得用户。这些则需要厂商联手革新业务模式,探索创新方案,不能走老路而是要敢于闯新路。经营用户的道路很宽敞,但是家电厂商想要走下去,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巨大。这是一条很难却正确的道路。

对于相关家电厂商来说,接下来的市场经营和抢夺,家电圈认为,必须具备两大能力:一是,稳健的规模化出货体系,涉及产品、价格、渠道与营销的四重要素重构和优化;二是,可持续的经营用户手段和模式,牢牢聚焦用户展开一轮轮营销、服务手段创新。

从今年开始,当然不只是今年,所有家电企业和商家的经营重心,都要回归原点:一切为规模化、快速出货服务,一切为洞察用户并满足用户需求服务,一切资源都要向一线市场持续下沉和扎根。别整虚的,来点实际的,有价值的付出和努力。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