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水或能解决的事儿 吃那么多药干嘛!

慧聪净水网 2025-02-07 10:10 来源:健康饮水 公众号

水是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身体因为缺水而导致血液粘稠,如果长时间保持坐姿,血液就会转移到下肢,大脑供血不足,容易犯困。

有研究显示:身体长期缺水会表现为头晕、打瞌睡、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力减退。

用脑过多、运动较少的中年人,往往不能识别身体发出的缺水信号,常常误判,把渴了当成饿了,进食过量,体重增长。

最严重的情况是,压力+缺水,当这两种情况同时发生时,大脑对能量的要求处于很高的要求,这时候,吃甜的食物会产生很强烈的快感,大脑会立即兴奋,食欲会越来越旺盛。

以下几种情况,适当喝水或比吃药管用

1、慢性肠胃炎

胃消化固体食物,需要很多水。

当我们喝下一杯水时,水会立刻到达肠道,并被小肠上皮组织吸收。一个半小时后,水分子通过黏膜分泌到胃中,为消化食物做准备。

有了水,胃酸才能分泌到食物,消化酶才能被激活,食物才能分解,进入下一个消化步骤。

2、关节炎

水的其中一项生理作用是:润滑剂。

骨细胞里充满了钙,软骨细胞的基质中大部分是水。当软骨水量充足的时候,软骨间的摩擦损伤率最低。

身体脱水时,软骨和关节就开始了“润滑剂”大战,软骨会抢夺供给关节的血液,从而满足基质对水的需求。

关节的水被抢了,关节就会疼,因为关节在喊“渴”。

痛风病患者可以参照这一条。缺水是痛风病关节症的核心病因。

3、抑郁症

脱水时,“抗压荷尔蒙内啡肽”的分泌受到抑制,神经调节出现紊乱,身体随之出现抑郁症早期症状,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退。

在《意志力》一书中,作者通过实验证明,人体控制情绪的能力来源于热能。也就是说没有卡路里,就没有力气控制情绪,控制大脑。

人体提供能量有两个途径:一,食物和糖;二,水的供给。

身体脱水时形成的生理变化,与人面临压力时的生理变化是一样的。社会压力是抑郁产生的外因,而脱水症是抑郁产生的内因,是生理原因。

4、高血压

美国有六百万高血压患者,中国是美国的五倍。

高血压的早期症状与“一级缺水”症状相似:头晕、头痛、心悸、失眠、紧张烦躁、疲劳。

高血压与血管血液量有关。

身体缺水时,细胞缺水量达到50%,循环系统要保证正常的血压就会让血管收缩,开始时是毛细血管,最后发展到大血管,条件反射性地维持血管充满血液的状态。

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动脉血压上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血压。

老年人和脑力劳动者更容易高血压。

老年人是因为口渴中枢神经不敏感了,身体得不到“渴”的指示,所以,老年人必须定时定量喝水。

脑力劳动者高频率使用大脑,大脑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养分,水是其中最重要的养分,因为脑细胞中85%是水,同时20%的血液循环分布在脑部,供大脑使用。

当大脑处于思考和焦虑状态时,大脑需要更多的养分,此时缺水,身体就特供,连供给头发的水分和养分都供给了脑细胞。

所以脑力劳动者既容易患高血压,又容易脱发。

5、结石

专家认为,喝水太少是得肾结石的诱因。为了避免尿液过分浓缩,防止尿中晶体沉积患上肾结石,最重要的就是平时要多喝水,每天应保证喝水2000毫升以上,相当于4瓶水的量。适量饮水不仅能有效阻止结石的形成,还能帮助排泄出那些体积较小的结石。

6、痛风

人体尿酸排泄减少是发生高尿酸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尿酸盐结晶是水溶性的,也就是说尿酸结晶容易溶解于水。人体内尿酸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占排泄总量的2/3。大量饮水可多产生尿液,多排尿可以缩短尿酸在肾脏的停留时间,并且保证肾脏、输尿管得到冲刷,既能保护肾脏,还不容易形成结石。所以,高尿酸血症/痛风的患者要多喝水、多排尿。

据《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膳食指导》里明确指出: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为促进尿酸排泄,需要充足饮水。那么,一天喝多少水算是充足饮水呢?一般要求,每日饮水量应不少于2000毫升。

7、感冒

一个私企的部门主任,王女士30岁,半个月前感冒,在药店随便买了一种感冒药吃,三天不见好,心急的她又去买回三种一起吃,并且加大剂量。感冒症状有所缓解的她意外发现自己开始恶心呕吐、拉肚子,身体出现水肿。

慌了神的王女士赶紧来到医院求诊,经过医生详细检查,确诊为急性肾衰竭。

医院肾内科主任解释,王女士在短期内服用四种感冒药,这相当于加大了药物剂量。很多药物,都是通过肾脏代谢,如果服用药物过量,或者本身就患有肾脏疾病,肯定会加重肾脏的负担,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同样的一位53岁肖先生关节疼痛,未经医嘱就服用止痛药,导致急性肾衰竭!

一杯水或能解决的事儿 吃那么多药干嘛!

……

专家提醒,吃药要遵医嘱,千万不能自行加大药量或混吃药物,病时乱吃药,不如平时会喝水!

关于感冒:

一般来说,感冒的症状会持续一星期,不论服药与否。感冒药的主要功效是缓解症状,让你感觉好受点、休息好点,但并不能缩短病程。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主任刘又宁说,首先睡觉就是“最好的感冒药”,每天一定要保证8小时睡眠。其次是换个大水杯。保证每天喝2000毫升水。补充体内水分,促进新陈代谢,调节体温;感冒时多喝水,也会相应的多出汗,这对排泄体内的毒素也有一定的好处。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