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怕!电器市场将迎来确定性增长

慧聪净水网 2024-12-26 10:39 来源:家电圈作者:宁言

2025年,家电内销市场的增长是没有悬念的。但是,肯定不是很多家电厂商想象的那样普涨与大涨。所以,相关家电厂商把握住确定性增长的机会、空间和方向,将变得非常重要!

宁言||撰写

多位家电厂商,连日来在与家电圈交流2025年的内销市场情况时,纷纷指出:未来大半年一线消费市场的确定性增长,没有悬念和变数。只是,市场的增长并不代表全行业的普涨,也不代表所有企业和商家都有增长的机会。比如,前几年热门的品类,比如说空调很难如愿继续向上突破。

上述家电厂商的乐观情绪,并不盲目和激进,相反很务实与理性。一是,来自于外部的“国补”政策继续加码实施,对于存量换新以及新增需求的提前激活,都会有明显的刺激和拉动效应;二是来自于内部的“马太效应”,行业内部大中型企业对于小企业的洗牌和挤压,从而让一部分企业获得更大的空间和机会;三是来自于自身的“积极拼搏”,家电市场的内卷一直存在,就是企业间拼实力与拼智慧的综合较量,大鱼吃小鱼与快鱼吃慢鱼,自然会呈现“谁能卷谁敢拼”就能逆周期的市场增长。

综合来看,对于2025年家电市场的发展走势,以及主要厂商的竞争格局,还有品牌经营,将呈现新的局面和状态:首先,市场格局会呈现“高开稳走”的态势,相关厂商会经历“先甜后苦”的周期,上半年的增长动力大于下半年;其次,市场竞争将会出现“勇者强,强者胜”结果,企业间拼的不只是实力还有魄力与勇气;再者,品牌经营将会面临一轮“直达用户”之下的渠道重构和全价值链提质增效,带动产业走向一轮新“量跌但利涨”的结果。

特别值得一提,2025年家电市场经营与竞争,对于相关厂商来说,注定会“亮点和机会”再出,以及竞争再度升级与白热化。

一是,消费开启“全面品牌化”大潮。大中型企业将会凭借产品力与品牌力,将市场竞争力和性价比优势等整合后,掀起一轮中国家电产业40多年发展历程中的最强“品牌化消费”浪潮。海尔、美的、格力、长虹,以及海信、TCL、奥克斯、小米,还有方太、老板、华帝、九阳、格兰仕、科沃斯、追觅等本土企业,与松下、博世西门子、惠而浦等外资企业,都将会迎来一轮市场消费的抢跑动力。所以,家电经销商接下来必须要抓住、抓牢、抓紧品牌企业和明星产品的经营机会,将品牌性价比和品质可靠性等拉通。

二是,渠道加速“用户贴身化”转型。渠道的结果只是出货,但本质是找到目标用户,将企业的产品与用户的需求对接。所以,针对用户需求的多变化,以及用户消费方式的碎片化,倒逼各类零售渠道不只是牢牢贴近用户,还要提供从“产品推广和体验,以及上门拆旧装新回收”一体化的营销服务,让用户有获得感和方便感。渠道的最大价值从来没有改变,一头连接工厂一头连接用户,通过“持续服务好用户”,才能实现“洞察创造并培养潜在需求”,实现渠道价值的延伸和探索。

三是,营销谋求“体验价值化”探索。营销的创新不能只是停留于“国补”政策宣传和推广,还要跳出这一通用型的政策红利,为用户创造并带去更多的新价值。所以聚焦市场经营的产品调结构,家电厂商必然要通过双方联手的“体验式”营销落地,真正让用户感受到“好产品”的性能、技术和价值。这种体验式营销的本质,就必须要通过生活化的场景,以及人机交互的智能操作,甚至包括“免费试用”和“不满意退换货”品质承诺,建立起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也是众多家电厂商回归经营原点的核心所在。

当然,面对2025年家电市场的确定性增长,以及家电厂商的主动性出击,对于其它家电厂商来说,又应该如何应对市场新情况和商业新变化?能否顺利搭上这一轮家电市场“确定性”增长的快车?

第一,从2025年家电市场的走势来看,确定性增长的空间主要集中在上半年,或者说前三季度。这个时间节点的把握,对于所有厂商来说,既要靠速度快,还要靠手段多,更要靠方法灵活多变。不只是简单的抢先、抢跑就可以的,还需要将系统性发力,与敢于投入和出手整合资源相匹配。

第二,从家电市场不同品类的现状来看,上半年可以抢夺的品类基本上就是空调、冰洗,以及厨电,而小家电已经是常态化的产品。所以,必须要先抢空调等大白电,还要想办法在厨电和小电上面寻找突破口,真正做到“抢到品类红利”,还要保持“多品类的平衡发展”经营结构升级。

第三,聚焦家电“国补”政策的推广,以及由此引发的厂商经营能力和地盘“两极分化”,这就意味着没有“国补”资格的厂商要想办法解决竞争能力和门槛的问题。同时,那些拥有“国补”资格的厂商则需要想办法加快差异化、个性化等问题的探索,否则很容易陷入拼价格的内卷之中。

最终,家电产业的2025年市场商业机会把握,就看各个家电厂商,能不能、敢不敢,以及要不要。本质就是,机会有但会出现一轮“因企而宜”的机会分化。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