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国补政策到期结束还是继续干
大部分家电“国补”政策的受益者们,普遍表示:国补政策的效果非常好,作用超出预期;政策在今年底到期后,2025年还应该继续干!你又怎么看?
杨嘉||撰写
聚焦家电“以旧换新”国家补贴,最近一段时间主流市场上的企业和商家们,除了展开激烈的市场和用户抢夺,也在进行着一轮“激烈”的舆论暗战:有人欢迎、支持并期待继续实施,有人抱怨、指责并希望尽早结束。
一方认为,家电“国补”政策非常好,对于企业和商家的中高端产品出货拉动作用明显。特别是一些市场主销的家电产品,在双11期间经常出现“断货”情况。部分型号则是“供不应求”,企业有利润、商家有空间、消费者得实惠,相关政策到期之后不能停,呼吁并期待2025年中央财政给予继续支持,才能持续激活存量家电市场的换新需求。
另一方认为,家电“国补”政策到期后尽快结束吧!再不结束,一大批的中小家电企业日子就很难过了。特别是一批没有家电“国补”资格的经销商们,现在就是度日如年,已经2个月没有持续性稳定出货了,生意惨淡。最关键的问题有两个:一,不是所有的家电企业和商家都有“国补”资格,政策的门槛是一直存在的,不会取消;二是,即使是相关家电厂商努力获得“国补”资格,如果产品和品牌缺乏竞争力,也不一定能在市场上抢到单子。
外界普遍认为,这一轮家电“国补”政策的实施,对于海尔、美的、格力、海信、长虹、TCL、奥克斯,以及方太、老板、华帝、九阳、苏泊尔、格兰仕等本土主要家电企业,还有京东、天猫、苏宁易购等渠道商,是最大的利好和动力。不只是加速市场的集中化,更加快了消费的品牌化、品质化和精品化。
可以看到,目前家电厂商聚焦一线市场的“国补”政策实施和执行,之所以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原因就在于,一大批获得家电“国补”资格的企业和商家,从9月初以来,到11月至今,市场出货量一直保持着环比、同比的双向增长和反弹。最让一批家电厂商感到意外和惊喜的,就是“国补”政策之下,市场主销产品和型号已经全面转向了中高端的精品和新品。这也是最近5年以来,很多家电厂商一直在努力推动、探索和转型的方向。
与此同时,还有一批家电经销商因为“营收规模、税收”等问题,没有获得“国补”资格,直接被排除在政策市场的经营和抢夺;一批中小家电企业缺少“国补”资格的1、2级能效产品,没有办法全面参与市场的抢夺,只能看着同行们“分蛋糕”;还有一批家电经销商虽然获得“国补”资格,但是当地财政补贴资金拨付较慢,导致商家有情绪、想法和担忧;以及一部分的家电企业和商家,担心财政补贴政策对于市场和消费的提前透支,导致未来的市场经营会出现更多更为复杂的变化和恶战。
最终,这直接构成了当前家电“国补”政策在一线市场的复杂而多变局面:有人欢喜有人愁,有人欢迎有人抵制。但是,在家电圈看来,抛开政策的门槛、政策的价值,单从一线家电市场的竞争和发展情况来看,有几个问题需要搞清楚:
一是,当前的家电市场,家电消费的激活,已经不只是家电企业和商家等行业内部的事情,单方面的事情,而是关系到整个中国的内需市场和内需消费激活,关系到国内经济的刺激和拉动。
来自外部的国家产业政策出手,不只是针对家电消费,而是以家电为代表的消费品市场整体激活。本质上,还是要解决国内消费需求的盘活,特别是大量老旧家电的更新换代。在消费降级的趋势下,推动家电等消费的品质化、品牌化和中高端精品化,非常重要和关键。
二是,当前中国家电市场的竞争和经营重心,很早就从增量市场的抢夺,向存量市场的经营、深耕和激活转变。本质上,就是要让中国家庭大量的老旧家电,呈现一轮快速化和刚需化的换新。
老用户的废旧家电市场激活,是一项系统性和持续性工程。对于中国的家电厂商来说,激活存量用户不只是今年的事情,也不只是明年、后年,而是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任务和机会。不管有没有外部政策的助力,家电厂商的机会和未来就在存量市场抢夺上,任重且道远。
三是,家电产业格局和家电厂商的生存与发展,正在因为家电“国补”政策的突然出现,呈现混乱和无序的走势。简单来说,一大批中小家电厂商的生存空间被挤压、市场份额加速向头部的大中型厂商手中集中。很多中小家电厂商内心的焦虑和痛苦在于:企业实力弱,应该是被产业政策重点扶持,而不是“不管不顾”,甚至出现了“支持大企业、边缘化小企业”情况。
对于家电产业未来的发展逻辑,企业面临一个政策是“保大还是保小”,或者说“保强还是扶弱”的问题。因为在市场的持续变局之下,大小强弱等实力不同的企业,很难同时保证各自的生存空间。大企业做强做大,必然会压缩和挤压中小企业的空间。目前的走势,政策导向性还是很明确:保证“实力强”者、保证“规模大”者,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营质量提升,会有阵痛。但中长期以来,产业未来,靠的是完整产业链基础上的规模与质量双向发展。
当然,最终2025年的家电“国补”政策,是否会继续,是如期退出,家电行业的所有厂商并不清楚,也没有主动权,但内心仍然充满期待与想象。家电圈认为:下一步大家怎么想并不重要,关键是怎么干,非常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