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这件小事 其实大有讲究!一文了解→

慧聪净水网 2024-06-18 11:02 来源:央视一套

感冒了,多喝水

肚子疼,多喝水

天气热,多喝水

……

这样的关心,你是不是经常听到?

喝水这件小事,其实大有讲究!

喝水太少,不利于健康

喝水太多,可能引发水中毒↓↓

喝水少可能有这些风险

喝水看似小事一桩

一些人不以为意,也不爱喝水

殊不知这可能对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快@你不爱喝水的朋友↓↓

喝水这件小事 其实大有讲究!一文了解→

不爱喝水影响肾脏

肾脏是我们身体的“过滤器”,负责清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当饮水量不足时,尿液会变得浓缩,增加尿路结石形成的风险。

不爱喝水影响消化

水不仅有助于食物的消化,还是形成健康粪便的关键成分。当身体缺乏足够的水分时,大肠会吸收粪便中的水分以补充身体所需,从而导致便秘,还可能引起肠胃不适、痔疮以及其他消化系统相关的问题。

不爱喝水影响大脑

研究显示,轻微的脱水状态(体重1%以上的水分损失)就可以影响人的注意力、记忆力和其他认知功能。这是因为水分直接影响神经系统的运作,包括大脑中神经传递物质的合成和释放。

不爱喝水影响皮肤

皮肤是水的储存库,水帮助皮肤更好地完成相应功能。缺水会让皮肤变得干燥、粗糙,破坏皮肤屏障。

喝水对身体好 但喝太多也不行

喝水太多

竟然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医生表示

短时间内大量、快速饮水

可能会超过肾脏排泄速率

从而引发水中毒症状

包括细胞水肿、血钠浓度过低

脑压上升、肺充血

肾脏损害、肌肉损害

甚至有生命危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

在温和气候、低身体活动水平条件下

成年男性每天适宜的水摄入量

为1700毫升

成年女性每天适宜的水摄入量

为1500毫升

我们也可以通过公式计算

体重(公斤)×0.03=每日健康饮水量(升)

喝水这件小事 其实大有讲究!一文了解→

每天的水摄入量

要根据个体差异而变化

如果身体出现以下情况

建议适当多喝水哦~

01

便秘

如果是因为缺水造成的轻度便秘,通过大量饮水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

02

痛风

多喝水、多排尿有助于尿酸排泄,进而缓解痛风症状。

03

感冒

感冒患者服药后多有出汗的情况,喝水可使体内水分得到及时补充。多喝水还可以稀释痰液,有利于痰液排出。

04

醉酒

水虽然不能解酒,但可以为身体补充水分,防止脱水引发的各种不适。

05

肥胖

餐前半小时至一小时,喝一杯水能增加饱腹感,减少食物摄入。

关于喝水 这些误区你有必要了解

01

喝越烫的水越好?错!

很多人喜欢喝比较烫的水

这其实是一个误区

医生介绍

开水可能会对胃黏膜屏障造成伤害

使胃酸渗透到胃壁

造成胃炎、糜烂等

甚至可能导致癌症发生

02

服用止咳糖浆后不能喝水?看情况!

服用止咳糖浆时缓慢咽下

有助于药效发挥

但不建议快速、大量饮水

15~30分钟后可以少量喝一点水

如果小朋友服药时实在难以咽下

适量喝一点水也没有问题~

03

多次烧开的水不能喝?错!

多次烧开的自来水中

亚硝酸盐含量的确会增加

不过,水里的亚硝酸盐含量很低

远低于国家标准

因此可以饮用

04

吃饭时喝水有助消化?看情况!

吃饭时大量饮水

会稀释胃酸、减缓胃蠕动等

不利于消化

但对一些老年人来说

适当喝100~200毫升水

能帮助食物顺利进入胃里

05

“隔夜水”不能喝?看情况!

夏季气温高

空气湿度大、细菌繁殖快

若存放不当

“隔夜水”容易成为污染水

不过,白开水隔夜其实是没关系的

但隔夜茶不建议喝

因为茶叶等有机物更容易滋生细菌

喝水这件小事 其实大有讲究!一文了解→

正确喝水,牢记这5点

1、不要等口渴了才喝;

2、水温在35~40℃最适宜;

3、小口慢喝,别大口猛灌;

4、千万别用饮料代替喝水;

5、天热也尽量少喝冰水。

此外,医生表示

一天中这3个时间段喝水更好

①早上空腹起床时

②三餐前1小时

③晚上睡觉前喝一杯温开水

喝水这件小事

请认真对待~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